清明凭悼

清明凭悼

弹剥散文2025-04-18 01:34:40
和以往不一样,今年的清明我没有缅怀那离开了的亲人。说出这句话感觉似乎是没心没肺。我一直在想,早已物是人非,而或人物皆非了,人们到底还在缅怀些什么?看到一则微言,说,清明啊先不要凭悼别的,先凭悼一下我们
和以往不一样,今年的清明我没有缅怀那离开了的亲人。说出这句话感觉似乎是没心没肺。我一直在想,早已物是人非,而或人物皆非了,人们到底还在缅怀些什么?
看到一则微言,说,清明啊先不要凭悼别的,先凭悼一下我们逝去的青春、流淌过的岁月。虽然说得有些狭隘,但仔细想想倒也全非一无是处。人们究竟为何怀念?缅怀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那些离开我们的人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活着是个人,死了就统称为尸体,尸体由活人演变而来,但尸体和活人是两码事,人是人,尸体是物。人是有灵性的,好似有灵魂一般;而死者,灵性、灵魂皆无。油尽灯枯,形灭魂散,大抵如此。
我从未相信人会有灵魂这一类东西,至多只能算是人活着时的精神,这种精神总是伴随着人的死亡而终止。无法相信、也无法证实在人的生命之外有一个超乎肉体的异灵存在,更不相信在脱离肉体之后它还可以毫无凭借、毫无依托的继续存在。
关于灵魂,首先是不相信有,其次也不渴望有,我活在今生,活在当下,不好奇前世,不奢望来世,活过此生兴矣、足矣。不相信离开肉体后飘渺无依的灵魂,更不想坠入前尘后世的无限轮回,那是一场永生不死的恶性循环。
由活着的人变成死了的物,再有物变成尘土,从形质上算是彻底结束了,生于尘埃终归尘埃,完了一个周期,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模样。谁会认为这堆尘土和那堆尘土有着本质的区别呢?我认为没有,即使有也是个体的纯粹主观臆断。
既然如此似乎所有的缅怀、凭悼都是多余的、没必要的,可是极少有人会这么认为。那么到底我们在凭悼什么、缅怀什么?难道是凭悼、缅怀那些早已不存在了的?已经不存在了的为何又值得人们凭悼?
清明我们凭悼什么?不是凭悼死者,逝者不可追,死生大矣,众人皆知,无可奈何。凭悼死者和凭悼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凭悼那些一去不可复得的事物有何实质区别?没有,也不可能会有,都一样。
凭悼的是我们的记忆及其残留在脑海的映像,关于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凭悼那些曾今的实实在在,而在岁月的洗礼后不留痕迹、无处寻倪的东西。岁月无声,悄悄带走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和映像。
之所以凭悼、缅怀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慰藉死人不需要、不存在了的事物也不需要,只有生还着的人需要。凭悼的不是死者,是我们生者自身及其自身的记忆。如果逝去了,没有记忆、没有映像,谁会凭悼呢,凭什么凭悼?
教堂的钟声为谁敲?不是为了上帝,不是为了死去的人,而是为了生者。《安魂曲》需要安的不是死灵魂,而是活着的人。世界各地各种丰富、繁琐的安葬习俗安葬的不是死者,而是依旧活在人世的那些人。
清明凭悼的不是先祖、先人,而是我们自己实实在在的现存生命,及其我们对那些远去者的记忆、追思。凭悼不是为了那些不存在了的他们,而是为了真实的自己,为了好向自己的记忆有个交代,为了自己的精神得到慰藉、得到安宁。追悼死是为了更好地生。

2012年4月3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