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故居行

陈毅元帅故居行

溞溞散文2025-07-28 06:10:43
“行者无疆”文化散文系列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早,所以今年过年天气比较暖和。正月初三,在蓝天白云、阳光微风陪伴下我便正式开始了我为期7天旅游了,由于时间很短暂,所以只得在本省内边走边看了。我计划是从家出
“行者无疆”文化散文系列

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早,所以今年过年天气比较暖和。正月初三,在蓝天白云、阳光微风陪伴下我便正式开始了我为期7天旅游了,由于时间很短暂,所以只得在本省内边走边看了。我计划是从家出发到乐至瞻仰陈毅元帅故居,再从乐至到大英参观昆山寺,随后到南充登万卷楼看看写《三国志》的陈寿,最后到阆中游一游古城顺便看看当年三国英雄张飞,本来还计划到仪陇瞻仰朱德元帅故居去的,最后算来算去时间不充许,只得以后有空再去了,原来打算是把川东北绕一圈的,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只得绕半圈了,还是赶车回北京要紧。
由于家离乐至最近,当然我的首站旅游便选择了陈毅元帅故居行。正月初三早上我便从家出发坐车到达资阳然后又转车坐到乐至,当车到达乐至县城时已是下午5:30了,下车后我便找人打听到处于陈毅元帅故居的劳动镇旧居村离县城还有近30公里的路程,由于天色已晚,就只得先找个地方住一晚,明天再前去。第二天,天刚亮,我便早早的起来了,到车站买了去元帅故居7:50的班车。
今天的天气依然晴朗,太阳也出来得早早的,坐上去故居的班车,我边欣赏音乐边看沿途的风景,心情很是舒畅。不管是在县城还是沿途乡镇还时时看见“弘扬元帅精神,构建和谐乐至”的相关标语或条幅。看来“元帅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当地的人民已经把他做为了一种精神财富。大概用了一个小时,我坐的班车就到达了目的地----劳动镇旧居村正沟湾陈毅元帅故居。在故居的停车场我下了车,但并没有急于进入故居,我得先吃点东西,我还没吃早餐呢。这时我看见停车场对面有小摊在买吃的,于是我便凑了过去,摊主热情的招呼了我。小摊上摆放着凉面和凉粉两种小吃,我要了一份凉面。我边吃边与摊主交谈,问这问那的,摊主也很开朗,便与我聊了起来。经过交谈,我才得知,原来这位看上去50左右的阿姨是陈毅元帅的堂侄媳,她身边那位看起来60左右的大叔原来是陈毅元帅的堂侄儿。摊主说她的丈夫的祖祖和陈毅元帅的爷爷是亲兄弟,摊主的丈夫小时候就生活在故居,后来由于政府要对故居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管理,他们便在78年从故居搬了出来。摊主说这座故居建于清朝乾隆五年,现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故居是1980年按原貌修葺一新的,而离故居200米远的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是建于1986年。如今,乐至人民为缅怀和纪念陈毅元帅,并将劳动镇西起陈家祠,北到官帽山,南迄庙子坡方圆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辟为“陈毅故居风景区”,供人们瞻仰和游览。目前“陈毅故居风景区”正在建设当中。
听完了摊主的详细介绍以后,我对陈毅元帅故居有了基本的了解。吃完了面付了钱,我便打算先瞻仰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对陈毅光辉的一生先做个初步了解,然后再来瞻仰故居,这样体会更深刻一些。当我进入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大门正前方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尊高2。6米,重500公斤的陈毅铜像屹立在院中,一种浩然正气使我由然而生。特别是进入院内看看整个建筑让人好像进入了苏州的古典园林,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美观大方的美感,由其是那水池中央的诗碑造型独特犹如三本书,别具匠心,上面雕刻着陈毅元帅的著名诗章《《梅岭三章》“(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如此豪情壮志的革命信念,在当时的政治家中,可以说这种具有诗人气质的人是少见的,充分说明了陈毅元帅具有高洁的情操和诗人的伟大风范。在看看内设的五个展厅,分别展示着陈毅元帅青少年时期和生平革命活动的照片,以及大量的珍贵文物史料,使我充分了解了陈毅元帅光辉的革命一生。特别是他那光明磊落的胸怀和志趣高洁的品格永远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
在“文物陈列馆”对陈毅光辉革命的一生有了基本了解以后,我便来到了“故居”,“故居”门前最显眼的便是那副由赵朴初先生撰写的"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的楹联,这副楹联是对陈毅元帅一生最真切的评价。故居大门上悬挂着由邓小平同志写的"陈毅故居"四个金漆大字匾额。进入故居大门给人耳目一新,粉红的桃花、白色的梨花、郁郁葱葱的青草,整个园子在花草的点缀下,格外古朴典雅。院中那尊汉白玉陈毅与夫人张茜的石雕像,成了瞻仰者们留影的最佳选景点,很遗憾,这次出来没带照相机,要不然这么好的景点我能错过!
看着陈毅故居,感觉就好像跟罗瑞卿故居有相似之处,去年假期去瞻仰过罗瑞卿故居,所以俩相对比就觉得有很多相似之处,陈毅故居是三重堂四合院木质结构瓦房,而罗瑞卿故居是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只不过罗瑞卿故居不是三重堂,而且没有大厅。其它的如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等,内部结构的安排,房间的长幼排序大致相同,可见清代四川民居是很有讲究的,他们这种房屋建筑是典型的四川乡村民居,它不像北方的胡同横平竖直,四合院错落有致,也不像江南住宅外围的墙壁高大、粗犷。陈毅元帅就住在第三重堂,这里是陈家的内眷住房,陈毅元帅住在第三重堂也就是进入堂屋大门之前的外面右侧的那个间房,1901年8月26日,陈毅便出生在这里,他所用过的木床、床凳、蚊帐等都是原物。看看过去那时人们用的东西,再和现在人们所用的东西比比真是不感想象,想想还是我们现在的人最幸福。
现在人们的生活是幸福的,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过的日子比旧时代过日子不知好多少倍,所以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和老一辈革命家们为我们这个新时代所带来的所有幸福,缅怀革命先烈和老一辈革命家,不仅仅是忆苦思甜和饮水思源,最重要的是要让我们学会珍惜幸福。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和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进行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华东野战军,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全国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