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金条悬案

半个世纪的金条悬案

调笑令小说2025-12-28 13:13:24
一1979年6月19日,望都县公安局接到庙集公社三大队群众电话报案,称:本大队第八小队郭维清老汉,近日修缮自家年久失修的老房时,在距离后墙地基约三米远一棵老槐树下取土,发现地下埋藏着一块铁制方形不明物


1979年6月19日,望都县公安局接到庙集公社三大队群众电话报案,称:本大队第八小队郭维清老汉,近日修缮自家年久失修的老房时,在距离后墙地基约三米远一棵老槐树下取土,发现地下埋藏着一块铁制方形不明物,很可疑。现场已保护,请速派人前来处理。
公安部门迅速派人前往。
郭老汉的住房是一个青砖青瓦的老宅院,坐落在一条小河边。虽然房屋有些破旧,但仍不失古色古香。
刑侦人员来到庄台后,做了方位和细目照相固定,并走访了部分群众。然后请村民小心翼翼地将铁制方形不明物挖掘出来,原来是一只锈迹斑斑的保险柜,有床头柜大小,很沉重。正面左上角有一个椭圆形的铝制标牌,凹凸式黑色字体清晰可见——上海大光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上面还有日期和出厂编号。
保险柜的门是无法打开了,锈蚀得很厉害。侦查人员仔细地勘查这只神秘保险柜,谨慎地一层一层剥去泥土,惊奇的发现保险柜后面有一个大洞,用小铁锹把洞口的黄泥巴铲掉,几块青砖头露了出来,掏尽,别无它物。累的满头大汗的侦察人看到此景,陷入迷茫之中……
当地几位年长的村民纷纷向公安人员反映关于保险柜的情况,沉寂了四十多年的金条悬案,又浮出水面……
翻开泛黄的历史档案,新一代刑侦人员惊奇的发现,这只破了洞的保险柜,正是长久侦查未破的“108根金条案”的物证,发案地点也正是血债累累的恶霸地主孟翰林的老宅,即郭老汉现在的住房。
重新调查这宗建国前扑朔迷离的金条悬案,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又重现在人们面前……



孟翰林,原名张宇天,1903年生于山东,后随父母落户苏州。早年在省城读书,有一肚子墨水。他是张家唯一的儿子。其父母是盐商,家境阔绰,在苏州很有名气。在一次内讧中,父母双双被杀,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他与妻子去外地收帐,幸免于难。
他得到消息赶回苏州,将父母入葬。并悄悄地变卖了房地产,躲避仇人的追杀,与妻子逃往他乡,改名换姓,在一个偏僻的风景秀丽的水乡隐居下来。
为了报杀父之仇,他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凭借自己的天资和不显山不露水的假象,一方面做生意,一方面积蓄力量。次年,他潜入苏州,重金雇佣杀手,将杀害父母的元凶成大麻子一家及家丁杀个片甲不留,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回来后,继续做起了生意。有了钱就买房置地,很快站稳了脚跟。城府甚深的外乡人孟翰林,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以经商为招牌,笼络人心,拜乡绅,网地痞,招家丁,没几年工夫就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让人刮目相看,就连官府都让他三分。他妄图东山再起成了现实,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已过不惑之年的孟翰林,对自己的“事业”非常得意,但美中不足,妻子韩雨霞始终没有给自己续一个香火,让他很闹心。管家二黑子把自己的表妹周财主的千金周小嫚引见过来,他送去重金聘礼纳了妾。不久,二姨太就给他生了一个小千金。
孟翰林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从一个外乡人变成一个乡村名流,靠的是打家劫舍、杀人越货、鱼肉乡里。他的名声愈来愈大,也愈来愈臭,成了当地十恶不赦的恶霸地主。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恨透了他,许多人深受其害。因此,孟翰林得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绰号——孟胡子,即杀人越货的土匪。
四十六岁那一年,他又续了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做三姨太,宠爱如掌上明珠,因她给他生了一个带把的。
为了平衡三个老婆之间的关系,他做了分工:大老婆主持家务;二姨太管理面上生意;三姨太负责对外事务。看似三姨太没什么大权,可了得,能做丈夫三分主。



1947年,我军南下,一批北撤干部和部队打了回来,坚持打游击,重建民主政权。一场土地改革运动在水乡望都展开。
血债累累的恶霸地主孟胡子,嗅到了气味,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一旦被民主政权抓获,等待他的将是人头落地。老谋深算的孟胡子见大势已去,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趁着夜幕,在管家二黑子和家丁的秘密护卫下,携带小老婆和儿子,仓皇外逃。他前脚刚走,土改工作队的一行人马后脚就到了。

二十五岁的工作队长赵东海,时任某部指导员。他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带领人马抓捕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孟翰林,可惜来迟了一步,漏网一条大鱼。工作队包围了孟家,搜出浮财若干。大、二老婆也被集中看管,接受审查。
孟胡子的老宅院成了工作队的办公地点。
工作队通过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和走访调查,掌握了孟翰林罪恶的第一手资料,一些案犯纷纷落网,二黑子也被从千里之外抓捕归案。
根据二黑子的交代,赵队长亲自带领审查组对韩雨霞和周小曼进行审讯。
苦大仇深的赵队长,看着四十多岁仍风韵犹存的韩雨霞,一阵恶心,这个恶霸的老婆在乡村里竟然养的雪白粉嫩,妖里妖气的,简直像个吸血鬼。他恨不得一枪把她毙了。他强压怒火,向韩雨霞宣传了党的政策。
讲完政策后,他严厉问道:反革命家属韩雨霞,你老实交待,孟翰林逃到哪离去了?!
赵队长,你讲的我都明白,我是有罪之人,我有罪。可我真的不知道他逃到哪离去了,他走时没有任何迹象,我也被他蒙骗了,她宠爱的是三姨太。这个挨千刀的,把我们抛弃了。
你不要抱有幻想了,反动派失去的天堂不会再来,民主政权坚决清算敌对势力的罪行,不老实交待,就是对抗民主政权,对抗是没有好下场的!你是他的结发夫妻,他到哪去你能不知道?你要戴罪立功,听到了吗?
冤枉啊,我真的不知道他的去向啊。要是知道不讲,你们杀我的头好了。
看来她真的不知道。赵队长又切入另一个主题:韩雨霞!你是当家的,掌管着里里外外,家底你是清楚的。我问你,我们缴获浮财的时候,怎么没有发现那108根金条啊?藏到哪离去了?
韩雨霞听到“金条”两个字,满脸疑惑,眼睛里露出一股无穷怒火。心想:好啊,你这个没人情味的东西,我除了不会生孩子,可对孟家忠心耿耿,你却对我藏二心,隐匿了这么多金条,连我都不知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说!金条到底藏到哪去了?!
我真的不知道他有这么多金条……

回过头来,审查组又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