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关于课桌

还是关于课桌

祈愿杂文2025-09-27 20:14:29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读者》第九期上的一篇文章,反映的是中国2亿多学生中,小学毕业的占三分之一,初中毕业的占三分之一,剩余的占三分之一,而且那些准文盲绝大多数分布在边远的西部农村。整个文章看了让人痛心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读者》第九期上的一篇文章,反映的是中国2亿多学生中,小学毕业的占三分之一,初中毕业的占三分之一,剩余的占三分之一,而且那些准文盲绝大多数分布在边远的西部农村。整个文章看了让人痛心不已,偌大的祖国,而且居然有人口口声声说中国都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了,单凭这一指数,离所谓的发达国家不知还有多远。这是现实,实际情况估计比那还要糟糕。回到故乡农村,山里成了人烟稀少之地,全是老人和小孩子,而且小孩子都不多了。先前有朗朗读书的教室现在全都破败不堪,成了农人堆放柴草的地方了。过年回去,见了一个不到十二岁的孩子,她已经是半年的打工经历的打工仔了,她一米三四高的个子,什么也不懂,还在商店里买小孩子喜欢的小吃和擦炮玩。她姥姥,一个还不到五十岁的女人有些炫耀地说,他在一家制衣厂里每月可以挣到五百元钱,老板包吃喝,小孩子只干剪线头的活儿。她说的当头,有几个农村的男男女女露出羡慕的目光,观点都一致的认为,读再多的书,也是出去打工,晚出去不如早出去。孩子只读了三年书,看到孩子,我的心里只有一点,那就是痛心。农村里像她这样的孩子不是个案,太多了,光我们村里一百多孩子念过高中的不到10人,初中没有读完就出去打工占绝大多数,上过大学的就更少了,几十年来,仅三五人而已,就是上过高中的也屈指过数。

你说,我们的下一代就这样的素质,他们将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家园?他们将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好多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开始带着良好的心愿去打工挣钱,可是出去了无法把握自己,最终走上了坠落的道路,就是走上了卖淫吸毒的不归路。她们哪里找明辩是非的能力呀?思想全凭别人左右。

国家的教育投入其名是多么多么的大,可是最终呢?我们的教育现状没有改变。我有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她是老师,而且是位优秀的老师,她对教育都失去了信心,对教育现状失去了信心,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我们交流得最多的却是教育方面的话题。你说呀,连这么优秀的老师都对教育失去了信心,我不知道我们的教育之路在何方,我们孩子的未来在何方,我们祖国的未来在何向?天天有人沾沾自喜的在说国家的经济如何增长,新闻里也在鼓吹祖国在天天壮大,看看我们的孩子吧,看看我们的教育吧,看了你的心里定会有一丝难过和愧疚,你才会知道,我们的祖国并不是大家说的那样,还需要好长的路要走。口号里倒是说得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现实却恰恰相反。什么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反正听起来是多么的振奋人心。可是,要想达到所说是多么的艰难。也许,我在这里自我呻吟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也不能改变一点现状,但我希望关心孩子的人们去看看《读者》第九期那篇文章吧,关心关心我们的孩子吧,关心孩子也是关心我们祖国的未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