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广告牌

谈谈广告牌

寝止杂文2025-12-26 00:18:39
几天前我在郑州闹市区看到一幅巨大的广告,上面写着也许是郑州市内最大的几个汉字:“被一亿人关注的最后五套别墅。”我猜想那五套别墅不会是历史名胜,而是新建的豪华房产。因为富有,就想象自己被全省人民仰慕,这
几天前我在郑州闹市区看到一幅巨大的广告,上面写着也许是郑州市内最大的几个汉字:“被一亿人关注的最后五套别墅。”我猜想那五套别墅不会是历史名胜,而是新建的豪华房产。因为富有,就想象自己被全省人民仰慕,这句广告语非常典型地抓住了国内爆发户的心理。
比这句话更拙劣但同样有效的,是地产广告语中屡见不鲜的“王府”、“皇室”、“至尊”、“豪宅”、“奢侈”、“顶级享受”等字眼。跟我一样,北京市长王岐山也对它们很看不顺眼,他在前天召开的一个会议上说,这些字眼严重影响了首都的和谐氛围。
不一样的是,我最大的行动,也只能是把这些广告拍下来,和朋友一起嘲笑一番,而王市长却可以动用公权力,对它们进行治理整顿。他发言的那个会议,就是北京市政协召开的“加强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问题研讨会”。据报道,北京市户外违规广告的治理成为今年市政协的重点督办提案之一,数名专家委员在经过一系列调研后,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强调户外广告的规范设置的同时,他们进一步提出,广告的内容要起到提升城市品位的积极作用。
政协委员的努力和王市长的表态,得到了网民们的普遍叫好,但我却有不同的意见。这些广告语的确可恶,但是不是看不顺眼就可以随便清除呢?凡是动用公权力的事都应该谨慎为之。政协委员说,“现在街头粗制滥造、胡乱涂鸦的广告很多,而且密度过大,占用空间较大。”但是我们知道,市区的广告标牌并不是谁想立就可以立起来的,无论是地方、设置还是内容,就是经过了法定的审批程序的。每一块广告牌的背后,都有若干的公章。这些公章所保障的,是广告背后的若干商业合同和商业计划。昨天合法审批的东西,今天就要被拆除,这种行政上的朝令夕改造成的政府信用和企业经营上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这些广告之所以突然变得不和谐了,是因为在奥运前夕,北京要扮成一个有文化品味的历史名城。这让我想起八年前,国庆五十周年前夕,我在北京前门一带采访,看见大街两旁的墙壁都被粉刷一新,映衬着大庆典的氛围。但是不少墙壁的背后,是破烂拥挤的大杂院。这么一刷,北京的形象就提升了吗?如今,把这些广告语一改,北京的文化品味就提升了吗?
企业都非常精明,不会做跟消费者不和谐的事。商业广告作为市场的产物,最真实地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皇家风范”、“至尊享受”这样的广告语大行其道,正是因为它揭示了消费者心中最隐秘的欲望。如果非要换成别的话,企业宁可不做广告,除非强令它们做不计商业回报的公益广告。等奥运会过去了,如果市场还有这些需求,那么这些广告语又可能卷土重来。
也有不同的例子。我所居住的小区,发展商打的是小资文化牌。有一个新楼盘,曾经叫“江临天下”,帝王气象,霸道十足,但并不好卖,因为不符合小资的品味,后来改成了巴黎落魄文人曾经聚居的街区的名字“左岸”,一下子火爆异常。这种拙劣地抄袭西方文化的做法也非常可笑,但是它说明了,广告语最终并不是由企业决定的。不管发展商多么喜爱“至尊”、“奢华”这样的字眼,如果消费者不买账,它也只好弃之不用。
刷新几道墙壁,并不能真正掩盖大杂院的破旧。换一批广告牌,也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这些行动,反而有滥用公权力制造一种扭曲文化的嫌疑。有志于提升北京文化品味的政协委员们,应该再多做一些功课。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