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婚姻到底还能维持多久(之二)
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婚姻是包装它的社会形式,形式必须符合内容,而不能要求内容来适应形式,正如不能削足适履一样。如果辛辛苦苦做一双鞋,穿不上脚,再神奇的设计,再精巧的做工,也毫无意义。如果再赤着脚,把鞋挂
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婚姻是包装它的社会形式,形式必须符合内容,而不能要求内容来适应形式,正如不能削足适履一样。如果辛辛苦苦做一双鞋,穿不上脚,再神奇的设计,再精巧的做工,也毫无意义。如果再赤着脚,把鞋挂在胸前作为装饰,四处炫耀,是不是真的有点搞笑。这样审视性与婚姻的关系,简单明了,有助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没有脚,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鞋,大家是不会丢掉脚的。同理,没有性,婚姻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婚姻,性是不会消失的。要维持婚姻,就应该使婚姻这种形式适应性的要求和发展。婚姻包含了许多内容,但性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其他的内容都是衍生物,甚至是搭配进来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婚姻不能维护性的地位和作用,自己也失去了立足之地。有人会说爱情才是婚姻的灵魂和根本。试问,爱情从何而来,没有性那来的爱情。爱情是在性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它是性的产物,是性在更高层次的要求和需要。再套用一句老话,性好比经济基础,爱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不是领导。不摆正位置,爱情就会走火入魔。人们关注婚姻的稳定,却往往忽视、轻视、甚至鄙视婚姻的根本,这样的婚姻能维持吗?鲁迅先生说过,人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再求其它。性是婚姻的生存之道,衣食住行是婚姻的温饱之要,爱情可以算得上“其它”吧。
我国首屈一指的性学专家李银河归纳了当今世界三种主要的性观念和性规范,其中第二种认为,“性是爱的需要,对此有这种信念的人们来说,爱与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爱才有性,没有爱的性是不道德的,是违反性规范的“。这是世界性的三大潮流之一,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有爱才有性”,从根本上讲是错误的,从实现性交的程序上讲,另当别论。现实中的女性,大概多数选择这个信念。大家注意,这个规范宣告的是:首先是灵魂的绝对占有,然后才是身体的无私奉献。无形之中,爱在婚姻世界篡夺了最高领导权。
这个规范比婚姻还要霸道,要取得性交凭证的门槛比婚姻高得多。我国婚姻法发放性交凭证只有两个简单条件,一是双方自愿,二是年龄条件。找不到爱情的,还可以以传宗接代的名义,以过日子的名义结婚,实现其性愿望。现在倒好,只有爱情一座独木桥通行“性”福的彼岸,有性无爱莫过来,真有点吃人不吐骨头的味道。肚子饿了,实在找不到吃的,还可以靠救济、施舍、或乞讨充饥。找不到爱,向谁乞讨?谁施舍、谁救济。这不是硬把人往不道德的泥潭里赶吗?依稀有逼良为娼的感觉。
人的灵性岂非等闲,真爱、假爱、错爱、迟到的爱、糊涂的爱、借来的爱、买来的爱、偷来的爱、廉价的爱、似是而非的爱、闪电式的爱应运而生,爱的虚假繁荣仿佛泡沫经济一样恶性膨胀,一个泛爱时代宣告来临。难怪有人感叹,爱变得鸡零狗碎了。两个人性了,是以爱的名义。“这个堵枪眼的借口”(一个网友的话),是逼出来的。这个里面不知埋下了多少不定时炸弹。我要说当代婚姻危机,有许多都是爱惹得祸,恐怕又要遭到许多人的臭骂,但我只是在诉说事实。我们不要被爱冲昏了头脑,在这个撒向人间都是爱的世界里,一贫如洗的人却比比皆是,爱对他们来说,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梦想而无法消受。就像当今金钱世界,遍地黄金,却是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穷人还是占多数。玩得起爱情的不多,玩得起爱情而又玩成功的,那就更少了。
我不能装作忘记了恩格斯的那句名言,后人把它归纳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我也曾把它当作金科玉律。在物质极其丰富,人的素质极大提高的社会也许可行,但那时还是不是这样的婚姻形式,都不得而知。现实“爱情的贫困户”太多,无产阶级的导师,总不至于剥夺爱情无产者的性权利吧。没有鞋的人,总不至于连脚也要砍去吧。倘若他来到现在,说不定还会给无产者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果我们尊重人权,善待人性,那么,爱情的穷人理应有一席“性地”。更进一步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现实的、合理的、人性的。爱情没有理由、没有权利堵死所有通向婚姻的大门,独占鳌头。
爱是一把双刃的剑,她既是婚姻的骄傲和光环,又往往是瓦解婚姻的罪魁祸首。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