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访首任校长罗冬祥
景仰罗冬祥先生,不为别的,只为他是我们陕西中医学院历史上的首任校长。而同时笔者又很困惑,关于罗冬祥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音容笑貌,周围几乎无人知晓。也难怪,罗先生出任校长是六十年前,人事的沧桑巨变,岁月的浩
景仰罗冬祥先生,不为别的,只为他是我们陕西中医学院历史上的首任校长。而同时笔者又很困惑,关于罗冬祥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音容笑貌,周围几乎无人知晓。也难怪,罗先生出任校长是六十年前,人事的沧桑巨变,岁月的浩渺烟波,淹没了当初西安古城脚下的鸿爪雪泥。寻觅罗校长的人生足迹,解密罗校长与学校的不解情缘,一直是笔者的一个愿望。为此,笔者先后先走访了我校数位如今健在的建校初期的元老。他们当中最年长的一位是1953年5月进校的,属于第二期学员,那时学校已经从“西北中医进修学校”更名为“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已经是成友仁先生,他们都没见过罗冬祥。罗先生当年的同事以及和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以及第一期学员,大都不在人世,即便有,也萍踪难觅。
几乎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查阅,让这60年的时空变得坚硬如铁,无法穿越。不得已,笔者转而求助于四面八方和网络的朋友,终于有了收获。一位朋友找到了一张罗先生1991年的照片,说是从一张合影中裁出来的。时候大约是初春或者深秋,罗先生穿着一件风衣,带着一顶帽子。但是,遗憾的是图像实在太模糊。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在笔者很失望的时候,北京的一个朋友传给我一张罗先生年轻时候的相片和一些零碎的资料。相片从一寸证件照翻拍的,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比前面那张好多了。照片上的罗先生40岁左右,偏分头,浓黑的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圆脸,穿中山装,典型的巴蜀汉子特有的形象和气质,给人以敦厚质朴、果敢刚毅的感觉。笔者终于知道,罗先生离开陕西后在国家卫生部为官从政。
2012年7月,笔者借采访知名校友的机会,走进了国家卫生部的大门,寻觅罗先生的足迹。在踏进卫生部办公大楼的一瞬间,我不由得暗自思忖:如果罗先生还在世,那我将十分荣耀地成为六十年来第一个和罗校长对的陕中院人。而几分钟之后,我却遗憾地得知,罗先生已经于2007年11月4日去世。老干局办公室杜主任拿出了一本仅存的卫生部离休老干部画册。画册制作于2006年,上有罗先生的生平资料及三张照片。第一张,十八九岁。背景是一面贴着标语的墙皮斑驳的土屋门口,而门口这位一身戎装的少年红军战士,却青春似火,意气风发,让那土墙和字迹也熠熠生辉。第二张,五六十岁。他站在那里,面带微笑,身着一件黑色的中山装,五个纽扣和一支钢笔成为明亮的点缀。他身后的那片风景,已经远离硝烟战火三十多年的距离,铁血和伤痛,都化作了初春时节灿烂的花蕾。最后一张,晚年。一张轮椅,支撑着他患病的身躯。但是,他身后那一排排挺拔的松柏,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只可惜这些照片都太小,翻拍以后就不清晰。第二天,又找到了罗先生一张很清晰的两寸黑白照片,大约摄于70年代,照片上的罗先生50多岁。这是笔者见到的罗校长最为真切的面容了,也是最沧桑的面容。脸颊上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磨难;头顶上那稀稀疏疏的银丝,记录了事业的艰辛。和四十岁相比,没有变的是那身朴实严谨的中山装,是那双深邃、坚定的眼神。捧着这张珍贵的照片,我想,罗先生当年担任西北中医进修学校校长的时候,也一定是这身注定要着艰苦奋斗的着装,也一定是这样从萌芽中看到希望的眼神。
罗冬祥先生1918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漓江镇,1933年5月担任村、乡苏维埃政府通讯员,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红四方面军31军9师273团医务所卫生员、医生助理、排长、红军卫生学校学员,参加了长征。1935年10月加入共青团,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卫生部直属疗养院医务主任,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小学医务所所长兼医师。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卫生署直属延安人民门诊部主任兼内科医师。
顺着这个线索,笔者又阅读了大量延安“保小”学员的回忆录,惊喜地发现,他们总会时不时地提到好校医罗冬祥。例如,学员肖铁的回忆录里有一段:“保小的学生,谁也忘不了罗冬祥医生,他敦实的个儿,朴实得象个农民,他生活在我们中间,却很少听到他说话,只见他经常是忙碌的。他是个只知道埋头工作的人,我们这几百个小同学的健康够他操心的,每一项卫生措施都渗透着他的心血。”罗冬祥爱生如子,给学生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曾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爱心救过一个摔伤的学生的命。1943年冬,“保小”发生了一场传染病猩红热,罗先生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救治那些感染的孩子,以致耽误了自己孩子的病情,他的第三个儿子因此丧生。罗先生高尚的品格,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在他离开延安前往西安任职的时候,全校师生依依不舍地涌到学校门口,含泪和他告别。
1951年,罗先生出任陕西省第一卫生学校校长。这时候,西北中医进修学校已经处在建校的前夜。这个夜晚并非风清月朗,而是黑云压城。因为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中医的思潮,把中医称作“旧医”和“封建医”,废止中医的言论甚器尘上,中医面临空前的严峻挑战。但是,这种思潮受到毛主席的批评。1950年8月,毛主席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指出:“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1年12月29日,中央卫生部发布关于成立中医进修学校的通知和规定。西北军政委员会开始筹建西北中医进修学校。一个艰巨的政治任务落在罗冬祥的肩上。作为筹建的主要负责人,他深感责任的重大,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寻找校舍,聘请教师,制定教学计划,为这个中医学府设计最初的一张蓝图。教务主任的人选,让他寻觅良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中医学造诣很深而且风度儒雅成友仁先生,感觉眼前突然一亮,紧紧握住了成先生的手。1952年9月15日,古城西安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西北中医进修学校在西安南大街103号,一个简陋的小院里,隆重成立,像一颗破土而出的幼芽,迎着阳光开始了生命的旅程。刚刚卸任省第一卫校校长的罗冬祥先生走马上任,成为首任校长。成友仁先生任教务主任。同日,委托五省一市招生的第一期学员们,在罗先生炙热的四川话包裹着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