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与共,相守一生

患难与共,相守一生

腲脓血小说2025-12-13 07:36:12
我妈常说,她不喜欢看电视剧或者小说,自己和身边人的人生已经够多的曲曲弯弯,何必看那些编出来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从小,我受了过多的呵护,以至长大后对人生产生了太多的奢求,对父母的的保护和安排反而产生反
我妈常说,她不喜欢看电视剧或者小说,自己和身边人的人生已经够多的曲曲弯弯,何必看那些编出来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
从小,我受了过多的呵护,以至长大后对人生产生了太多的奢求,对父母的的保护和安排反而产生反感,对他们安于平凡的价值观极其不能理解。然而经过岁月的洗礼,我渐渐明白,比起金钱、权力、荣誉和短暂虚幻的浪漫感情,人生中平凡的幸福才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东西。而这平凡的幸福对我的父母来说太来之不易了,他们奋斗、坚持一生,换来在黄昏时相扶相携的浪漫。
我妈年轻的时侯是在省城读书的工农兵大学生,长得不算漂亮,家境也不算好,家在农村。但她由于学习好,曾在乡里考过全公社几个中学联考第一名,还在大学的校刊上发表过一两篇小文章,也是颇为心高气傲。那时候对我妈有意思的有好几个,我妈都看不上。其中有一个学习很好,家境也好的,老找我妈,我妈却老躲着他。一次他跑到我妈宿舍找她,我妈一个人在,她把门关严,他敲门也不应声,只装作宿舍里没有人,他却在窗户外面望见了她,她知道,就是不作声也不开门。后来那人去火车站送她,他一错眼,我妈就钻进人群消失了,直接上了火车,让他找不着。
后来我妈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爸,我爸当时是个打小工的。我爸是山东人,部队转业后投奔他在本地当干部的舅,可他舅却给他安排不了工作,没办法,他只好边打工边复习考学。
那时候我爸是个寄人篱下的临时工,可他见了我妈,也并不自卑。我妈记得他眼睛很亮,第一次见面,就跟我妈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报复。现在看我爸当年的照片,眉清目秀,身材瘦削,也还算得上是美男呢。一来二去,我妈对这个有想法、上进,又能吃苦的年轻人产生了好感。
我妈这么一个省城毕业的心高气傲的大学生,最后却看上了我爸一个无家无业无户口的三无人员。后来,我爸考上了学,当了官,人都说我妈眼力好,或者说我妈命好、有福气。而当我妈跟我说了她的心路历程时,我终于明白了。
我妈在去上学之前,在家乡也有个互相有好感的,后来我妈去省城上大专,那人去另外一个小城市上了不知名的中专。这此间两人也有书信来往。后来一次那人来省城找我妈,大夏天,那人穿了件汗津津的旧长袖白衬衫,就连眼神里也流露着卑微之情,我妈一看他,顿时对人起了嫌弃之心。本来他上中专,我妈上大专,我妈就觉得他有点配不上她。于是这一见面,我妈回他信叫他以后不要再来找她了。后来两人都毕业,我妈被分配回乡,那人却被分配进了省城一个好单位。这时候我妈再想挽回他已经晚了,无论我妈怎么去找他,给他写信,他却只止于朋友关系,后来那人跟我妈说:“你的一封信凉透了我的心。”
我妈失恋了,再加上工作分配也不理想,她感觉天昏地暗,整日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她总结自己,就两句话:“不知道天高地厚,把感情当儿戏。”从此,我妈叮嘱自己一定要踏踏实实找个好人过日子,再也不能心气太高。
就在这个时候,我妈碰到了我爸。虽然我爸是山东的,我妈是河南的,但是他们俩家庭环境、成长环境都很相似,都是“一头沉”,就是父亲在城市工作,母亲在家领着一群孩子务农,两家孩子都很多,我爸家这边是五男二女,我妈家这边是四女一男。我妈中学时全公社考第一,我爸中学时全公社考第二。我妈比我爸大三岁,可是我爸不计较,他说山东那边都兴女大男小,后来我发现我的婶子们都比叔伯们大三岁,很巧。我爸虽然比我妈小,可是凡事却都让着我妈,从来对我妈没要求,我小时候有时候听到他俩吵架,从来都是只听到我妈的声音,听不到我爸的声音。我妈在家排行老大,从小就要干很多家务活,照顾弟弟妹妹,没当过小孩,她找到我爸,今生终于找到了个能无条件宠她一辈子的人。
我爸那时候每天早上很早爬起来,要去割草喂羊,因为我舅爷要喝羊奶。白天我爸给人做苦力,用架子车拉石头,挣来的一点钱大部分要上交给我舅,他自己只留两块钱。傍晚他下了工要用自行车接我妗奶回家。回家后再给我舅爷一家人做饭,我爸每顿都吃剩菜,让他们吃新菜,我爸的筷子稍微碰一碰新菜,我妗奶就拿眼睛瞪他。吃完饭,我爸还要给我调皮的表姑辅导功课,等这一切全部做完了,才能看点准备考学的书。这种日子,我爸一过就是三年。
我爸有时候下班后,来到我妈的小屋,跟我妈谈天说地,帮我妈干点小活儿,我妈感觉非常温暖,比一个人孤零零的日子强了很多。我爸从小吃苦长大,很心细又很有韧性,有一次我妈的菜刀豁了个牙,我爸把菜刀在门前的台阶磨呀磨,愣是把缺口磨得找不到了。我妈第二天准备做的菜,他给洗好、择好,再切好放到案板上。我爸还很幽默,总是逗我妈开心。我妈对我爸也很好,那时候我妈工资才三十多块,她买了二十多块钱一斤的纯毛毛线,给我爸织了厚厚的毛衣和围巾。围巾现在还保留着,我妈手很巧,织出来的东西看着跟买来的一样。
可是温暖的小日子在别人看来却很不能理解,我姥爷姥姥反对我妈跟我爸在一起。我姥爷说我妈是“拿着猪头找不着庙门了”,我妈一个大专毕业生,有正式工作,非要嫁一个打小工的黑户。我姥姥说,“孩儿啊,日子不是跟那戏里唱的一样……”。旧戏里唱着贤惠女与穷秀才私定终身,资助穷秀才进京赶考,秀才后来中了状元,衣锦还乡,夫荣妻贵。我姥姥在农村没少听戏,可是她明白戏只是戏而已。然而,后来我爸真的像戏里唱的一样,考上了学,当了官,让我妈过上了好日子,可是过程却如此的曲折艰辛……
我爸考学考了三年。其实前两年考学,我爸都过中专分数线了,但由于没有关系,都被人挤下去了。第三年考学,我舅爷家来了亲戚没地方住了,我爸就在人家没盖好的房茬里复习,只有四壁,没有屋顶。晚上睡觉去我舅爷办公室,把两张桌子一对,就是张床。那时候我爸瘦得很,据说他自己说,坐板凳都嫌自己屁股上的骨头硌。
我妈那时候想,要是我爸考不上学,就让他打小工,她有正式工作,两人能生活就行。可是我爸的户口是个难题,我爸部队专业后,没有工作,档案也在颠簸中丢失了。我舅爷曾经说能给我爸入户口,说如果我妈跟我爸结婚,夫妻双方有一方有工作有户口,另一方就能入户,于是,我妈就私下里跟我爸领了证,那时候,我妈跟我爸认识才一个月。后来我妈的大学同学们谈起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