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孙立人将军致敬

向孙立人将军致敬

蜂出泉流杂文2026-02-03 06:26:40
孙立人将军,抗日名将,1927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1942年率远征军新38师赴缅甸作战。在仁安羌战役中,凭借智慧和勇气,孙将军率领先遣部队千余人击溃数倍于己的日军,解救了10倍于己的友军,为此,受到
孙立人将军,抗日名将,1927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1942年率远征军新38师赴缅甸作战。在仁安羌战役中,凭借智慧和勇气,孙将军率领先遣部队千余人击溃数倍于己的日军,解救了10倍于己的友军,为此,受到国民党最高当局及美国英国政府的极高奖励。在此次战役中,生俘日军1200余人,审问俘虏后,凡是到过中国的日军一律活埋,并吩咐属下今后照此办理。 
阅读这段史料后,我不禁对孙将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能理解将军当时的心情。杀俘事件经美国媒体披露后,美国等国家深感震惊,我嗤之以鼻,震惊什么,小日本践踏我中华大好河山,你美国不说什么,在南京屠杀30万中华儿女,你不震惊;在抗战中,我国军民死伤3600万,你不震惊。孙将军正值英年,一定目睹了侵略者种种暴行,也参与加了整个抗日战争,他的心在滴血,为自己也为中华民族流。当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此行为,我真的理解。
不忘国耻,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先辈的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安宁生活。可笑的是,战争的脚步还未走远,国人已经忘记了伤痛,也快忘记了历史。不是吗,媒体上是歌舞升平,欢乐祥和;官员是夜夜萧歌,乐不思蜀;民众是抹牌赌博,不思进取。真是可悲可怜可叹啊。
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叹》中描叙的犹太人的民族情结值得我们好好想想。犹太人在面临犹太教的最高圣地——哭墙时,男士靠近时必须戴帽,女士离开时不能转身,而应面墙后退。无数人以头抵墙石,左手握经书,右手扪胸口,诵经祈祷,念完一段,便用嘴亲吻墙石。其肃穆庄严,其虔诚诚挚,表达的是一种民族意识——希望民族兴旺人民幸福。是的,犹太人历经了太多的磨难,其状如此。难道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经历的血腥风雨还少吗,八国联军的烧杀掠抢,甲午海战的惨败,日本侵华的种种暴行,不值得国人警醒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