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从是怎样发的财

随从是怎样发的财

鵗雉杂文2025-04-30 17:57:51
裕叔说——在万历某年,本家的祖宗步入仕途,他赴长江边的一个地方去任官。上任之时,怕他饮食起居不习惯,家人多少有些不放心,于是想到已经替本家做了三代仆人的一个孙子唐。唐没有念过书,为人极其忠厚,身材魁伟
裕叔说——
在万历某年,本家的祖宗步入仕途,他赴长江边的一个地方去任官。上任之时,怕他饮食起居不习惯,家人多少有些不放心,于是想到已经替本家做了三代仆人的一个孙子唐。唐没有念过书,为人极其忠厚,身材魁伟,且有心眼儿,便拍板教唐随从。老爷与唐没有去过某省,船一路逆水而行,数十日后才到达,任职某某道台。
光阴荏苒,一晃过了大半年,忠厚的仆从除了照顾好老爷的饮食起居,无事可做,在家快要闷出病来。老爷说:‘没有事你也去外面走走!不要像捕食猫一样整天在家里面。’闲着无事,于是平常爱去酒店喝几盅,当地因不出黄酒的,因地制宜地喝白酒,久而久之也养成了喝白酒的习惯。一日,在酒楼见到一个人好生面熟,但怎也想不起来在哪里曾经碰到过,这一交口,恨相见已晚。那个官人衣冠楚楚,谈吐不俗,人情练达,待人非常之慷慨,即摆酒肴,集他乡之珍肴奇果,大家白面不相识的,为此让他破费银两。酒兴尽,为了酬答仁兄,唐说:“届时由我请您!”言罢,大笑而归。唐请客,宴罢唐出钱,店家说沛大官人早已付给,只好“届时”酬答。一来二往,往往是唐相邀,沛官人付钱,唐内心像欠了债似的,十分愧疚,心里想:假如叫他做什么事能够相报。说:“沛官人以后用得上我,兄弟万死不辞!”沛官人说:“薄酒相待,兄弟何足挂齿。”成为知己。
那年端午,沛官人约唐去酒楼小聚,然后看龙舟赛事。见席上来了一帮纨绔,恭候他的大驾光临,在座个个妙语如珠,似众星捧月,仆人受宠若惊,被奉承得激动不已。飘飘然也。大家好酒,兴致勃勃,酣间,沛官人说:“我有一件事想劳驾朋友帮忙。不知能否?”唐听仁兄说完,只是商船过水路关卡时,让他去船舱头上一站而已,顶多向关卡的盐官老爷喊一声:“这是我老爷的船!”过了官卡,即可上岸回去。唐义不容辞,说:“我倒以为什么大事情,这区区小事也称得上叫帮忙?”沛官人附着他的耳朵,说:“每过一次船,我付您三百银两。”唐双目圆睁而怒曰:“岂能白白拿您的银子…”
仆人回到家里后,反转琢磨:这件事要不要告诉老爷呢?站船头一会就回来,能赚三百两银子,可不比千里为官的老爷的俸禄轻啊!不由得内心一阵狂喜。就告诉了也无妨,于是他悄悄的来到老爷的书房,老爷正捧着书,他上前将刚才遭遇富家纨绔之事细说了一遍。不料老爷怒火中燃,随手撩起一个巴掌。骂他:
“这种事你也要同我讲!……”
仆人一肚皮的怨气,想想几代人服侍过老爷一家,连这么一点皮毛小事也动手打我!不打则罢,这事不叫我去也不成!
仆从后来知道是帮人走私盐。官设的关卡一到,他往船舱头一立,只要高喊一声“是某某老爷的”,水道官卡便畅通无阻。然后仆从挨着道台老爷的这艘大船边,熟能生巧,谙熟生财的秘诀,没有读过一天书的仆从,官场上下,轻车驾熟,左右逢源,并发了大财,荣归故里。靠山吃山,旁水吃水,取之有道。个个羡慕不已。父母往常会教育子女说:官不会做,先看旁边的吏。
——故事已经去了数百年,贪得大明赃款建造的豪宅有目共睹。科举制与选拔革命干部划开一道时代的鸿沟,道台老爷的巴掌不过是封建官德的一方遮羞布。老乡蒋梦麟《中国生活面面观》说:“他的薪水每月不过数两银子,简直微不足道。因此他的一切费用都只能在陋规金(贿金)上开支。如果上级官员经过他那一县,他除了负责招待之外,还得供应旅途一切费用,对上级官员的随从也得送‘礼’,所谓的‘礼’通常都是钱。”蒋先生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话真极其受用,又说:“经政府手入的官吏,官阶越高,漏入他私人腰包的数目也越大。据说上海道台每年可以获利十万两银子。所以上海道的缺,是全国最肥的。”与如今的道台老爷相比,万历年的官员不要大喊:“羞煞我也!”索性连得遮羞布也不要了。如今的随从(或秘书长),决不会把站船头的事告诉老爷的,随从也不再是过去的随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