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萝卜深挖泥才有可能杜绝边腐边升
制度反腐,广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特区扮演着先锋角色。昨日,《珠海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公布,分别在用人、防腐预警、财产申报和“裸官”等问题上作出了
制度反腐,广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特区扮演着先锋角色。昨日,《珠海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公布,分别在用人、防腐预警、财产申报和“裸官”等问题上作出了详细规定,回应了社会关切,并为全省探索经验。珠海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已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在提拔任职后受到行政撤职或以上处分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作出处分后15个工作日内应当启动其提拔过程的倒查程序。(07月06日南方日报)。边腐边升、边升边腐,是近些年来中国官场腐败的一道刺目的风景,也是引起公众广泛质疑、强烈不满的社会现象。而更为让人困惑、让人憋闷的是:有些贪官被逮住了、被揪出了、被双开、判刑、杀头了,但当初举荐、提拔贪官的人却是“风雨不动安如山”,丝毫没有被连带,半点没有被追责,还是官照作,主席台照坐,报告归做,甚至还能“更上一层楼”。
按说,所有受到撤职以上处理的贪腐官员,都不会是一时起意,偶然为之的。都应该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贪官做得多么巧妙,打扮得多么漂亮,掩藏得多么深,都不不会没有一点蛛丝马迹,都不可能一切如常。他们应该就象孙悟空那根猴尾巴一样,哪怕有七十二般变化,但无论怎么变,那根猴尾巴是怎么也变不掉,怎么也隐藏不住。贪官也一样,他既然要贪污腐化,就不可能是一个人悄悄地在自家屋子里私下进行,因为他必须有贪污腐化的行为才能有贪污腐化的结果,他必须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贪官也要“两手抓”,即一手抓受贿,一手抓行贿,那么在这个行贿受贿过程当中就必然有钱权交易,就必然有公共利益受损。而且大多数的贪官还有权色交易、钱色交易,有的动静还非常大,曾有贪官开“群芳宴”。所以,贪官们在贪污腐化时绝对不可能做到人不知鬼不觉。一般来说,到东窗事发时,就说明其贪污腐化的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在其贪污腐化还没有到质变时就断然阻止他向前的脚步,及时隔断其上升的通道,不让其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继续贪污腐化应该是完全可能的。这样做一是可以让其减少因其贪污腐化行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可以真正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很多贪官却是小贪小升、中贪中升、大贪大升,并且还有贪官在舆论一直质疑、群众告状不断的情况下还一路高升,直至其贪污腐化行为非常严重、造成巨大损失、影响非常恶劣之后才被拿下。但公众常常看到,有些地方处理贪官时,都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都是把那些怨声载道、民愤很大、按不下去的贪官拿下后就戛然而止,再也不朝深处挖了。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事好象不是很多,拔出萝卜深挖泥的事更少。有的一发现带出了泥后,马上做切割,把被查贪官背后的人和事巧妙地剥离开来,让贪官一个人光着身子面对舆论。有人总结说:苦了我一个,保护一大群。
这其中的蹊巧让人有一种水好深的感觉。地球人都知道,贪官们一路高歌猛进没有外力助推是不可能的。但是,是谁举荐了贪官?是谁提拔了贪官?那一股不断推动贪官往上走的外力是哪里来的?那一双不断提拔贪官的无形的手是谁人的?它不会是来自于千脚千手的观音菩萨,也不会是来自于孙悟空的筋斗也翻不过的如来巨掌,更不可能来自于地球万有引力,它只会是来自于那些比被逮住的贪官位更高、权更重的官员,是他们或是赏识贪官的“能力”;或是与贪官有某种利益交织,或是与贪官沾亲带故,所以就在背后使劲地助推贪官,让贪官青云直上,直到从云中跌下。因此,贪官们边腐边升、边升边腐,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查贪官,不查贪官的提拔者、举荐者是既不公平,也不能服民心。而且还不能避免这种边腐边升、边升边腐的现象继续发生。
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应该是有权力必有责任,可以立功受奖,也应担责受罚。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建立起了责任追究、责任倒查机制,这对于及时改正错误、促进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举荐人才、提拔干部应该是一件责任更大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项工作的成败兴衰、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公正。更应该有责任追究、责任倒查机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珠海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拟规定“对已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在提拔任职后受到行政撤职或以上处分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作出处分后15个工作日内应当启动其提拔过程的倒查程序”,这是拔出萝卜深挖泥,看看泥巴里面有没有不可见人的东西?是不是和萝卜沆瀣一气的?这是在制度反腐、公正选人方面又开了一个好的先河,对于在提拔干部时公平、公正地选准人、选好人,杜绝边腐边升、边升边腐现象将会有极大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值得大声叫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为民除害”背后的生存伦理
下一篇:生与死、情与理的较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