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情与理的较量

生与死、情与理的较量

犯戒杂文2025-10-14 11:56:08
一部《穆斯林的葬礼》,埋没了两代人的生死离别,恩恩怨怨,让人振奋、感叹、更让人伤心与惋惜,催人泪下。“楚……”新月竭尽全力呼唤他,但仅仅喊出了一个字,就突然停止了!新月没有等到她盼望的那个人,终于丢下
一部《穆斯林的葬礼》,埋没了两代人的生死离别,恩恩怨怨,让人振奋、感叹、更让人伤心与惋惜,催人泪下。
“楚……”新月竭尽全力呼唤他,但仅仅喊出了一个字,就突然停止了!新月没有等到她盼望的那个人,终于丢下了一切,走了!对这个世界,她留恋也罢,憎恨也罢,永远地离开了!
新月,一个聪明的、活波的、漂亮的回族女大学生就这样走了,从她临死的挣扎中,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热爱生活,多么渴望能够活着。为了她的生,她的亲人韩子奇、姑妈、天星都为她祈祷,为她奔波,医院的医生为她使出了“绝招”,她的老是楚雁潮几乎是用自己的心去温暖她冰凉的心。然而,病魔是无情的,最终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昨天还活着,今天已经死去。死神结束一个人的生命竟如此容易。
“我爱新月,爱得和你们一样强烈。”楚雁潮对新月的父母宣布。韩太太面色不悦,说“不成,我们隔着教门呢?我们穆斯林不能跟‘卡斐尔’做亲。”
楚雁潮和新月从相识到相爱,尽管他们是师生,是回汉,但他们彼此心灵一览无余,他和新月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国籍,一样的肤色,一样的语言,并且一样热爱着他们共同的事业(文学创作和英文翻译),他们爱得这么深,这么疯,这么狂,真么强烈。
在如此痴爱的两人之间还会有这样森严的界线?为了爱情让楚雁潮这个无神论者真诚地表示尊重穆斯林的宗教和生活习惯,难道还不行吗?难道这真挚的感情就容不下理吗?难道还有比死更可怕、比爱更可贵的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一代新人他们为了生和死进行着斗争,为着爱和理(宗教)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他们还是失败了。可贵的是,他们与死亡搏斗过,一个人出生在世,就面临着生的考验,死的威胁,不付出代价同它斗争是不行的。面对生命的力量死亡也会望而生畏。只要斗争过,生也好,死也好,终身无怨无悔。就让命运去安排,正如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辞:“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她活在伊斯兰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一切都由主去安排。
韩子奇,一个跟着人去圣地麦加的孤儿,千里相会于梁亦清家,与玉器结下了不解之缘。梁亦清忠厚老实,做着本分的生意。为了养活一家人,他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去拼搏,他却任然受着同行林老板的的欺骗和敲诈。不幸的命运也随之而来,梁亦清为了赶造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劳累而死。丢下了妻子和两个女儿君碧、冰玉以及徒弟韩子奇。
白氏年迈,冰儿还小,家庭重担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君碧和子奇肩上,把他们俩紧紧地栓在了一起。林老板的逼债,使生活本来难以维持的梁家更不堪入目。韩子奇抱着为师父报仇,重振“奇珍斋”的强烈愿望,屈膝于林老板的脚下,受辱苟活了三年。这三年中,为了能使一家人活下去,他仍受着民族的歧视(林老板店里做工的汉民对韩子奇瞧不起)和精神创伤(师父的死),更重要的是碧儿对他的误解,让他的内心不能平静。然而,这一切,对于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强者来说,这些磨难犹如人生道路上一个小小的绊脚石。韩子奇胜利了,他击败了林老板,换来了新的生活。
时光如流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韩子奇为了保护他的玉全,他忍受这离妻别子之痛,与他的小姨子(冰玉)前往英国。法西斯主义是无情的,疯狂的,专横的,他们不仅想吞并中国,独霸亚洲,还想征服世界。韩子奇万万没有料到在他面前又一次出现了死的威胁,也正是这一次危机让他越过了自我,超越了理性。在死亡中,情谊和帮助最为珍贵,玉儿一个孤苦伶仃的姑娘,在遭受爱的欺骗和创伤之后,她非常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寄托她的感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唯一能信得过、靠得住的人也就只有韩子奇。面对玉儿的真情,韩子奇妥协了,他未能抵制住伦理,而冲破了理的束缚。
在死亡面前,他们胜利了;在情理面前他们是胜是败有待评说。小说结尾韩子奇竟说自己是一个汉人,这同他们发对女儿新月与楚雁潮结婚不正是一对矛盾吗?能说是他们冲破了宗教的束缚吗?从玉儿最终一人的出走,又能说他们是正确的吗?
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着矛盾。生与死、狠与爱、情与理等等,然而,这一切又都在时时变化着,有谁能够预测未来?这也正是人生存的意义之所在。要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ideas前途和命运,而只顾按着知道的路活下去,那样活着,生活对于一个人还有什么意义而言,最终不就是做了一次从生到死的时间过度吗?那些人们追寻人生的探索、奋斗、拼搏精神还能尚存吗?
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就看自己如何把握!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