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 推动梁平城乡文化统筹发展

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 推动梁平城乡文化统筹发展

逾约杂文2025-12-29 17:26:20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十七大报告,专门用一章来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第一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上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来。这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充分体现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持久吸引力、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的城市发展就是以文化论输赢,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先进文化的引领,城市必然会因为缺乏“软实力”在竞争中落后、掉队。
今年6月,市里把梁平县确定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新世纪新阶段,全县城乡文化统筹发展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载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为特色,围绕一个目标,搭建两大平台,整合三大资源,繁荣四大文化,培育五大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一个目标即: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实施文化兴县战略,2011年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力争到2015年,把梁平打造成“渝东北翼”的文化高地。
二、搭建两大平台
一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机制,集中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快建设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镇乡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村文化室为纽带、文化中心户和民间文艺团体为辐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抓好十大工程,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数字化平移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村文化室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惠民工程、城乡文化互动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市民健身工程。
二是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创新公共产业发展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合理配置文化产业资源和文化产业生产要素,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广辟文化投资渠道,拓展文化产品产销渠道,培育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市场主体。支持现有文化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产品档次和艺术经济价值,扶持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三、整合三大资源
一是整合文化人才资源。对全县各类专业文化人才和群众文艺骨干进行普查,建立全县文化人才库,有组织地开展文化培训、理论研究、文艺创作、文化交流和产业开发等活动,为全县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快建立新型文化人才使用机制与激励机制,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积极引导和鼓励把知识、技术、品牌等优势文化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整合文化设施资源。合理布局全县各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县文化馆、图书馆资源,组建县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县体育场馆资源和青少年体校,组建县体育中心,整合县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开发的人、财、物资源,组建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逐步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
三是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组建行业协会,提高文化企业的自律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同业文化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繁荣四大文化
一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着力推进民族民间艺术之家和文化之乡建设。认真做好“梁平年画”、“梁山灯戏”、“梁平癞子锣鼓”等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等2个“市保”项目的抢救保护开发工程,积极做好“梁平狮子舞”、“聚奎火龙”等项目申报“国保”、“市保”项目,加快非物遗产教学传承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梁平民族民间艺术精品“走出去”战略,抓好双桂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二是繁荣大众文化。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引导作用,实施“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的群众文化建设工程,加强社区间文化交流,做到“逢节必有戏、每周有活动”。鼓励各类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节”,通过读书征文、设计制作竞赛、辩论赛、文艺表演、才艺比赛、义工活动等形式,活跃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规模地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大力营造喜庆、祥和的节庆氛围。通过组织文艺表演进军营、读书活动进军营等形势,加强军地鱼水联系,支持部队军营文化建设。
三是打造旅游生态文化。依托双桂堂、双桂湖、东山国家森林公园、百里竹海等旅游景区,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突出旅游景点的文化主题,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开展旅游节庆活动,使旅游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特色,实现旅游与经济文化的互动,把梁平创建为重庆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名区”。
四是做精艺术文化。创新文艺创作体制,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文艺创作活力,努力创作一批以梁山灯戏、梁平年画为重点的我县独具物色的民间戏剧、音乐、美术作品,规划实施美术、书法、摄影“三百工程”(到“十一•五”末,创作出在全国全市有一定影响力,深受观众喜爱,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一百幅美术作品,一百幅书法作品、一百幅摄影作品)。设立一个文艺创作奖,培育扶持一批冲刺“群星奖”等全国全市性奖项的文艺作品,推动全县文化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
五、培育五大产业
一是艺术品交易业。重点开发以“梁平年画”、“梁平竹帘”、“竹工艺”等梁平民间艺术产品为主的艺术品交易业。
二是文娱演艺业。重点抓好以农民乐队、癞子锣鼓队为主的文娱演艺业。
三是广电影视业。巩固发展有线电视网络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