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旗袍》

读《旗袍》

归余杂文2026-02-04 23:31:51
一本厚厚的《旗袍》读完了,合起书,细细想来,脑子里除了还略微有点故事情节外,连主人公的名字似乎都已经忘记了。我还是过去那种读武侠小说的习惯,走马观花的看看,常仅仅是看看故事里的人怎么样了,他的结果如何
一本厚厚的《旗袍》读完了,合起书,细细想来,脑子里除了还略微有点故事情节外,连主人公的名字似乎都已经忘记了。我还是过去那种读武侠小说的习惯,走马观花的看看,常仅仅是看看故事里的人怎么样了,他的结果如何,然后就什么都忘记了,时间稍微一长,就连里面的情节也忘光了。抚摸着《旗袍》,我不禁笑了笑,是啊!这么些年来,我读过的小说也不少了,可真正记得的又有几个呢?我过去更喜欢看的是武侠,从初中开始,我就沉迷于武侠,为了一本武侠小说可以不吃饭,不睡觉,想想都觉得好笑,这么多年过去,我常常想起自己把语文课本罩在小说的外面,骗过那正讲得兴趣盎然的老师的目光;常常想起躺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骗过母亲的伎俩;也忘记不了,月夜,我躲在厕所里看武侠而忘记了上课的时间;哎——
在借这本书之前,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要借什么书,其实,就连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我都没有完整的看过。有时候在课堂上给学生说起看书也是侃侃而谈,可背地里,我都觉得会脸红,有点自欺欺人。书名是写在“新书推荐栏”里的,我也就有点附庸风雅的借来了这本书,连内容介绍都没有看。
《旗袍》看完了,心却有点沉重了。书中的女主人公刘婧是一位记者,一位很特别的记者,或者说是一位怪女人,生活在新时代的她喜欢穿旗袍,喜欢收藏玉器,追求自己的标新立异的生活。她为了保住二战期间的文物古迹,不惜和自己相处多年的情人分手,不惜得罪主编,不惜放弃自己的资深记者的身份。那么常时间,她陪着叶玉儿一起回忆二战期间慰安妇的悲惨遭遇,她写出了关于“八角楼”的长篇文学报道,可当她辛辛苦苦的把这报道放到主编的桌子上时,给她的回报是“先放一边吧”!
暂且不说“八角楼”作为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的罪证该不该保留,可书中展现的一些人的作为是不是也是这个现实的真实写照呢?刘婧一个很有追求的人,可她却甘心做叶奕雄的情人,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彼此感觉很特殊,仅此而已。她渴望得到爱情,可却从来没有认真的去考虑过结婚的问题,她或许是一个单身主义者,可她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是一个女人,她很清高,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可她却凭着认识局长的优势,得到了市局会议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得到了在报社的霸主地位。她为了得到叶玉儿的悲惨遭遇的资料,她怂恿黄导游偷偷拿掉了叶玉儿的签证,她为了写出八角楼的所有历史罪恶,一次又一次揭开了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女人的心灵伤口。也许她的初衷是好的,可她的做法呢?我不知道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会怎么想?
叶奕雄是刘婧的情人,一个比刘婧小好几岁的情人,一个很特殊的男人,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一个皇室的后裔,手里时常端着一个很古老的青花瓷质手壶,这是他身份的标志,爱上这个男人就是从这个手壶开始的,可当他们之间为着八角楼问题发生分歧的时候,彼此就拜拜了。而后,叶奕雄很快的搭上了另一个女人——李路,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市局领导的夫人,一个曾引诱这个局长上钩,被迫和原夫人离婚和她结婚的女人,一个很孤独,很寂寞的女人,于是她们一拍即合了,叶奕雄的理由很简单,拥有这个女人的心,就为八角楼开发成“木仿商业街”做好了准备,这就是男人的聪明和女人的愚笨吗?可怜的李路就这么上钩了,而且上的是那样无可救药。她的结局是老公的离开和叶奕雄的最后的施舍和一句话:最后的施舍是一笔钱,连书上都没有说数目的一笔钱;一句话是:人,一定要靠自己,谁都靠不住!
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也很特殊的人物,那就是从头到尾都存在叶玉儿,她的命运很悲惨,她是皇室后裔,可二战让她被迫从一位清朝格格成了日军嘴里的“支那猪样”的慰安妇,历经苦难,她逃亡到了韩国,隐姓埋名活到了现在,书从她回国开始写起,她回国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看看自己的故乡,看看曾给自己噩梦般的八角楼,当她穿着旗袍出现在八角楼附近时,她曾了刘婧眼中的证人,证明八角楼罪恶的证人,于是,在刘婧的“好心”下,让所以的读着和叶玉儿一起回忆了现在的中国人大概都不了解的慰安妇的悲惨生活,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惨无人道已不足鞭笞。文末,她带着自己的疑惑回国了:为什么中国的女人都不穿旗袍了,那是中国的象征啊?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衣服啊?那是她在最最悲惨的时候,面对日军的刺刀都不愿脱掉的衣服啊?那岂是日本和服能替代得了的?不过她的坚强,她的忍耐,她的不屈的性格却让我难忘。
书中的副局长为了讨好上级,为八角楼开发准备了两份截然不同的方案;局长为了自己的官位和所谓的前程,和前妻离婚;黄导游为了买房的折扣,帮刘婧偷拿了叶玉儿的手袋;报社为了拉广告,净找无聊的、搞笑的内容;房地产商为了八角楼开发,联合起来遏制报纸的正面宣传;副市长夫人李路完全可以模仿副市长的笔迹,代为在市委重要文件上签名;市长夫人的骗局让堂堂一个城建局长不敢打电话求证;叶玉儿的哭诉完毕后,要离开中国时候,那些开始还充满敬意,提礼物来看望的报社、市政府却连一辆车都派不出来……而身在韩国的叶玉儿的养子却可以坦诚的接受养母的过去,这一切,似乎在形成一个对比,我不知道作者到底想写什么?现实社会的黑暗?还是现代人的不觉醒?也许是在告诉每一位类似书中的人,要怎样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吧!
八角楼该不该作为二战日军侵华的罪证保留?是书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他是整本书问题的核心所在,一切纠纷都围绕他展开,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也许不是你想的到,或我想得到的?可透过书,看这个书中的社会,我不禁更加郁闷起来。哎——不说了,说了又能怎么样呢?
睡吧!醒来后,就会有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真有点困了,忽然,我又想起:天气预报说未来的几天,中国的中东部又将面临着一场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气温下降4—8度。哦!那明天的太阳估计又看不到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