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烙饼
看过一个春晚的小品,记得那个孩子见吃的是饺子,于是很失望很不耐烦地冲着他姥姥抱怨到:“怎么又吃饺子啊!”当时听了只觉得好笑。这情景让我在现实生活中给碰上了。现在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物质丰富了,人们每天倒
看过一个春晚的小品,记得那个孩子见吃的是饺子,于是很失望很不耐烦地冲着他姥姥抱怨到:“怎么又吃饺子啊!”当时听了只觉得好笑。这情景让我在现实生活中给碰上了。现在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物质丰富了,人们每天倒不知道吃什么好了。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谁知道“有米之炊”也让“巧妇”们犯了难。总是听到有同事很为难地说:今天做点什么饭呢?
我的胃口不大好,人说吃面食对肠胃好,于是就想着做点面食吃。但妻子与儿子最爱吃大米,上顿下顿地吃也不烦,我也只好少数服从多数。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我做面食的手艺太差,做饺子太费事,做包子、馒头又不会发面,所以只是隔三差五地做回烙饼。
最爱吃我母亲烙的大饼,层次分明,外焦里嫩,咬一口,喝!真是香极了。老家是大锅灶,烧的是柴火,所以烙出的饼来别有一番风味儿。但在城市里就受条件的制约了,小锅小灶,煤气灶电磁炉等,都不太适合做烙饼。十次有八九次,是外面已经焦糊了,而里面还是夹生的。别说别人不爱吃,就连自己吃起来都皱眉头。所以,做来做去,就不愿意做了。
但总是想着小时候母亲给烙的饼的香甜酥脆,回到老家使,也想让母亲做一次。但母亲已经老了,体力与眼神都不济了,所以即使回到家也不好意思开口,更何况回家的次数本不多呢。
听同事说有一种电饼铛是专门用来做冰的,听他们描述的那个样子,仿佛见到了母亲亲手做的饼那样的感觉。于是就急急地买了一个回家,简直如获至宝。把说明书研究个透彻,做到胸有成竹。于是就信誓旦旦地对妻子与儿子说:“从今天起,象什么葱花饼、千层饼、黄金大饼、芝麻饼、肉饼、锅贴、手抛饼等等,都由本师傅亲自料理了。这么跟你们说吧,凡是带‘饼’字的食品,从此以后再不用花钱买了,想吃什么尽管说话。”
儿子开玩笑地问:“能做铁饼吗?”
我说:“你怎么光捣乱呢?铁饼是吃的吗!”
“你不说带‘饼’的都能做嘛。”儿子咕哝道。
看明白了说明书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变成现实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从买电饼铛的第二天起,各种的饼就没离开我家的餐桌。大饼、馅饼、发面饼、黄金饼,越做越得心应手,越做心里越高兴,越做越得意。吃着那虽外型不圆不方、但味道还可以的饼,一边佩服科技的高明,一边回忆着小时候母亲烙的饼是不是这个味道。
我对于饼是格外喜爱的,尤其是白面饼。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年到头吃的最多的是粗粮,有的时候一个多月才能吃上会白面,所以就格外的珍惜。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大姨的儿子来看我母亲。家里来了亲戚,是要做顿好饭的。可我母亲把面缸扫了又扫,才勉强扫出了不到一斤的白面。在这之前,我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吃到面食了。
母亲用鼻子闻了闻,那点儿面仿佛有点发霉的味道。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跟别人家去借恐怕也很难,因为大家的日子都很难。于是,母亲就用这点面做了几张烙饼,简单地炒了几个青菜。
饼子吃起来有股特殊的香味儿,并没什么发霉的味道。我们陪着表兄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却在一旁悄悄地抹着眼泪。她觉得自己的外甥来了,却只能用发霉的面做几张饼来招待,心里过意不去啊。
“二姨,你做的饼真好吃啊!”
懂事的表兄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顿饭,记得那烙饼的特殊的、甚至有点儿怪怪的香味儿。
这几天,妻子出差,就我和儿子在家,我想,我要好好练一练做饼的手艺,等她回来给她露一手。
于是就上顿下顿地做各种的饼,按着书上的食谱做,自己琢磨着做,总之越做越熟练,越做越象那么回事儿了。
但儿子终于爆发了。妻子出差的第三天,这上初一的小子不干了,开始抗议:
“怎么又是饼啊?!”
这小子,真是饱饭撑着了。我说:“饼怎么了?饼多好吃啊。”
“那也不能天天吃饼吧,都吃腻了!”这小子撅着嘴,老大的不高兴。
“我小时候想成天吃还吃不上呢,饼有利于消化。”
“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啊,要吃你吃吧”。
他自己盛了一碗粥,三下五除二地扒拉完,跑到外面玩儿去了。
喝!这小子是用绝食来抗议我的手艺啊。
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做的那一张张饼,擦着那一脸的汗水,我有种被冤枉和不被理解的感觉。
妻子出差回来一进家门,儿子就上前告状到:“我爸天天让我吃烙饼!”
现在的生活真是好了,那个孩子吃腻了饺子,而我的儿子吃腻了烙饼了。想着自己小时候吃顿烙饼就跟过年似的情景,心里涌起一股酸酸的感觉。(9月22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