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细微,更要典型

要细微,更要典型

达官要人杂文2025-10-13 11:28:36
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还是描写景物事件,都少不了细节描写。出色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生活表现得更真实,因此细节描写历来为作家们特别重视。在文学创作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有位行家指出
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还是描写景物事件,都少不了细节描写。出色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生活表现得更真实,因此细节描写历来为作家们特别重视。在文学创作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有位行家指出:“细节描写的关键是细。”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我们误以为细节描写就只是细写,不分场合,不析对象,大小不捐一味细描细画,那必然是细则细矣,然而臃肿拖沓,这实在是文学创作之大忌。
“谁要是写出所有的细节——那就失败了,必须把握一些有代表性的细节。天才即在于此。”(屠格涅夫)这里所强调指出的“有代表性的细节”,就是典型细节,也就是能够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帮助深化作品主题的一些细小举止或细微事件。
鲁迅先生是精于典型的细节描写的大师,我们仅以他描写“手”的细节来说吧。同样是写拿钱用钱,孔乙己买酒时是“排出九文大钱”,显得寒酸又迂腐。华老栓是“抖抖索索地装入衣袋”,还不时地在外边“按一按”,在刽子手面前是“抖抖地想交给他”,显得谨慎胆小而寒伧。而刽子手康大叔是“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十分凶恶和油滑。在《一件小事》中,“我”被车夫敢于负责的精神感动了,想尽力帮助他,“没有思索的从外套里抓出一大把铜元”,真是慷慨之至……这些典型的细节描写都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起到了“传神”、“亮相”的作用。当然,鲁迅先生对于细节描写绝不仅止于此,更可贵的是帮助作品展开了情节,深化了主题。再说《孔乙己》吧。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多次写到了手的细微动作,诸如“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台上写字”,“伸出五指将碟子罩住”,表现了他的迂腐寒酸又可笑。当他被打折腿,最后一次到酒店柜台前交酒钱时,他不再是大方地“排”出大钱了,而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他已到穷途末路了。更可悲的是他以手代脚,“又在旁人的谈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作者就是这样通过手的一系列既细微又典型动作的描写,不仅帮助了故事情节的展开,而且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坑害,表达了作者对那个罪恶社会的无比愤慨。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典型的细节描写是屡见不鲜的,这来自作家们对生活的精心观察和慎重选择。夏衍先生曾转引小说家沙汀的话说:“写小说找故事很容易,找零件实在困难。”因为“故事可以虚构,细节不能捏造”。《保卫延安》的作者杜鹏程说过自己写作时常常从“一百个相类似的细节中选取一个”,这“一个”当然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了。因此,我们读小说时应细味作家们的精心选取,从而学会积累和选取。写作时,既注意细微,更注意典型,使自己能逐渐达到“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妙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