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痕》留给我的思痕

《思痕》留给我的思痕

索铁杂文2025-04-19 23:46:21
艳玲说她要出书,我想最快也得半年,没成想半个月书就送到我的手中,而且是厚厚的一大本,让我感到震惊。当广播电视局主管业务的副局长,我知道那是很忙的,忙中偷闲,她也打个麻将、玩个扑克、不时的还走出去旅游,
艳玲说她要出书,我想最快也得半年,没成想半个月书就送到我的手中,而且是厚厚的一大本,让我感到震惊。当广播电视局主管业务的副局长,我知道那是很忙的,忙中偷闲,她也打个麻将、玩个扑克、不时的还走出去旅游,她是什么时候写的呢?36万字啊!
看《思痕》,留给我的痕迹确实很多。我们常说:文如其人。确实,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文。生活中的艳玲活出了自己,作品中的艳玲写出了自己。
这部463页的文集襄括了散文、游记、随笔、杂文、报告文学等体裁,文中涉及的题材广泛。
写人,她从自己开始,写艳玲素描、做一个节能型女人、我喜欢做“三个一”女人;写夹缝中的男人、女强人与弱女子、父母与儿女、球迷、搓澡女工、雅人与俗人、君子与小人、富人、以及新时期的先进人物。
写事物,她从母校开始,回眸母校,写蚊子与贪民、美丽的鸟儿恐怖的叫声、弯腰门、国庆节在首都剧场、嗜好、喝酒、911与捕鼠器等。
论事理,她从明白、无奈开始,写漫谈培养教育子女的问题、关于记恩记仇、善待他人享受生活、欲望的基础、让快乐为女人上妆、浪漫是味素、清白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等等。
因为很忙,我没有全部看过这部文集,就看过的来讲,我感觉像一泓清泉水那样的活泼流动。很松弛,很有趣,很散淡,很感伤,很简练,很率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亦很发人思索,引起共鸣。
我认为,这是一部思想的写真集,是艳玲思想的合订本。
这部写真集与合订本似乎有这样五个特点:
一是灵性有情。诗与散文独树一旗,就是情。爱情要用一颗心去敲击另一颗心,散文也同样,也要用自己的真情去敲击读者的心。作者本身对人无情,对事物无感觉,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激发出读者的情绪。尤其是文章的细部,是必须用一种感受的方式去表现。艳玲是个非常聪明与有感觉的人,她的一些文章很有灵性与情致。譬如她写《藕香榭》抒怀,坐在《藕香榭》亭中,看荷花的盛开与落叶的感觉:“……看着看着,几片花瓣飘飘摇摇地落下来掉在水面上,让我猝不及防,那感觉如同见到了一个美女突然坠入水中香销玉陨一样。刹那间黯然神伤的潮水一下子把我那幸福之感漫润……”这是艳玲自己细致的观察,内心真实的感受,她将这种实在的内心质感用极为朴素的语言形象地描写出来,看了,会让人心中同她一样有一种别样的怜惜情绪,一种对人生的思索,这就是作者的灵性作者的情对读者的有力感染。
二是轻松幽默。就像画家必须懂得线条和色彩一样,语言文字是作家写作的工具。现在文人出书者众多,但让人能看下去的不多,艳玲的文章之所以是能让人看下去的文字,是因为她轻松幽默的特色。她写一个小职员的叛逆:
“有一次到饭店吃饭,其中既有领导又有同级部委办局的干部。他率先提议大家每人点一个自己喜欢的菜,可是,当服务员问到每一个人的时候,大家都说:‘我吃什么都行。’最后把点菜的任务落到他身上了。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为了整治这些想吃可口饭菜又假意推脱不点菜,说吃什么都行的家伙,他来到后厨房问厨师:‘有多少鸡蛋?’厨师说:‘有一大筐。’他说:‘那好,你给我写……’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
“上菜的时候到了,黄瓜炒鸡蛋、煎鸡蛋、煮鸡蛋、蒸鸡蛋羹、鸡蛋甩袖汤……一连上了七个菜,全是鸡蛋。一名领导实在憋不住了问服务员:‘还有什么菜?’服务员说:‘还有三个菜,一个是辣椒炒鸡蛋,一个是鸡蛋炒芹菜,最后一个是鸡蛋黄拌土豆。’人们听了,满桌愕然。这时他的两只大眼睛在各位脸上扫来扫去,露出得意的诡笑……
我想无论谁看到这里,都禁不住会从心里笑起来。艳玲的这类轻松幽默、却又寓轻松幽默与理性讽刺之中的文章不少。她的文章,有的会让人忍俊不禁,有的会让人珠泪滚滚,有的能教人陷入思索,有的能教人洞明道理。而在在散文普遍社会化和个人化的时代里,她的幽默具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
三是富于理性。对于文学创作,我始终坚持认为:最简单的才是最难的。深刻的人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故作高深、貌似深刻的人才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与从事新闻工作有关,艳玲视觉敏锐,对人与事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善于抓住自己一瞬间的灵感记录整理成一篇篇的文章。她的随笔,有很多就是这样的感受深刻、笔锋犀利的杂文。
他在《明白》一文中说:“你要明白良好的动机未必收到良好的效果,不要做点好事就图回报……生活中很多事情往往是事与愿意违;你要明白狭隘、自私、嫉妒、聚财、扩势是人的天性,手段与目的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你要明白俗世并非黑白截然分明,在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上,在对与错之间往往有一系列中间状态,凡事千万不要站在对与错的两个端点上说话;你要明白你身前身后所有的人脾气属性,为人处事都已定型,谁也不会为你而改变;你千万要明白地球在你出生之前就转动,你死后仍然还会转动,自知之明是人适应社会、适应人群的最大优点和能力……
因此,她在《宽容是幸福的容器》中总结:“用伤害对付伤害,伤害就成了一个死结。我也许不能象圣人一般去爱我们的仇人,可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我们至少要原谅他们,忘记他们。”读罢这些语言,你感觉就象是随心而谈,闲话“风习”,实际却是语涉政治,针砭时弊,作到了“尖锐”从“平和”中来,在看到她对人性善恶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四是朴实流畅。有一句“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语。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别人看不好看的人,因为有情,自己就怎么看怎么好看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美是不一样的,有纯静之美,有妖冶之美,有朴实之美,也有时尚之美,等等,所以人对美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
艳玲所喜欢的文字之美,是一种朴实流畅之美。如《雾绪》中对海的描写与感叹:“一望无垠的大海是那样雄浑、宽厚,它象一个巨大的熨斗,把你心中因尘事的种种不平而挤压出的层层褶皱熨平。面对沧桑无迹的大海,谁还敢用血肉之躯去计较世事的是非,谁还敢用浅薄的成语去道生活的苦辣酸甜?天若有情天亦老,海若有情海亦干,人若有情人夭亡……人生的苦楚历历在目。怎么能说人生苦短呢?”这是艳玲自己的语境,她的文字不是刻意而为的却又是独到的,属于她自己的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