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也要上税

吹牛也要上税

呼红叫六杂文2025-08-05 22:28:02
前些天,某市发改委主任给国税局长打电话,称税收数字与地方GDP数字差距甚大,能否把税收数字适当往高“估算”一下,以此和当地已“估算”出来的GDP数字相适应。直把个国税局长弄得哭笑不得。估算有往高、中、
前些天,某市发改委主任给国税局长打电话,称税收数字与地方GDP数字差距甚大,能否把税收数字适当往高“估算”一下,以此和当地已“估算”出来的GDP数字相适应。直把个国税局长弄得哭笑不得。
估算有往高、中、低处之分。这个发改委主任所说的“往高‘估算’”,其实就是拔高、放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吹牛行为。这些年,人们关注经济发展走向,自然而然地拿GDP作为主要参数。一些官员也把GDP作为检验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准。按说,像这样倍受关注的重要依据,应该严肃地对待,决不能人为地简单估算。令人堪忧的是,当下一些地方“估算”GDP似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潮流。有的官员把提升GDP看得比提升群众生活水平重要得多,不注重实际,不扎实苦干,一味地在其数字上下工夫、做文章也就不足为怪了。他们不实事求是反复核算,却肆意夸大估算,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在靠“估算”而来的GDP数字上见成效、出政绩。据说,上面提到的那位发改委主任原本就是在统计局担任过局长的,因善于“估算”本地GDP,使本地GDP连续三年以30%的增幅攀升,深得上级领导夸奖,直至升任发改委主任。很有讽刺意味的是,任GDP数字如何增长,这个地方的经济就是看不出任何发展的迹象来。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估算不估算,总得要兑现。税收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夸。经济发展要靠扎扎实实地努力,而检验经济发展如何,除了要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更要看税收规模是否得到壮大。想“估算”,却不想负责;想吹牛,却不想缴税。真是不错的好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地方GDP年年长,税收数字却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你可以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胡吹海夸GDP,最终还是要通过税收来“结账”和验证。把GDP数字越搞越大,税收规模却没有多大提高,其实,就像一只抱着树干拼命向上爬的猴子一样,爬得越高屁股露怯的问题越明显。咱不说在GDP数字上造假是什么性质,单就试图在税收数字上作假一事而论,这位发改委主任就不配管理经济,不仅荒唐可笑,而且实属无知。
好在,国税局长毕竟不是统计局长,也不是发改委主任。税务机关依法征收,只能向实际的税源收税。笔者理解发改委和统计局的工作性质十分重要,也深知完全搞准国内生产总值数字实属不易。可未经反复核算、一味地靠“估算”而得出的GDP数字,又能站得住几天脚呢?真要是把报纸上刊登出来的GDP数字拿过来,作为税收征收的依据,那哭笑不得的就不是国税局长了。网络上有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的时髦语,很适用于那些靠“估算”过日子的官员们。既然敢于“估算”GDP,就要敢于承担“买单”的责任。GDP数字可以在“估算”之路上走下去,税收数字却无法在“估算”之路上行得通。毕竟,GDP不等于税收。税收靠依法征收,容不得半点“估算”。否则,国家早就把统计和国税两个部门合二为一了。
经济要发展,不能靠估算;税收靠征管,绝非靠估算。笔者希望,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GDP数字也要像税收数字一样严肃可信,稳步壮大。毕竟,“吹牛不上税”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吹牛要上税”的时代已经到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