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保密局枪声》

看《保密局枪声》

投畀有北杂文2025-12-21 07:46:00
28年前刚刚上初中的时候看了学校包场的第一部电影《保密局枪声》。看的过程一惊一咋恐惧战兢万分紧张,看过之后总算松了一口气:英雄战胜敌人总是必然的结局,几乎每一部战争影片的结局都是一样的。猛然间一回味,
28年前刚刚上初中的时候看了学校包场的第一部电影《保密局枪声》。看的过程一惊一咋恐惧战兢万分紧张,看过之后总算松了一口气:英雄战胜敌人总是必然的结局,几乎每一部战争影片的结局都是一样的。猛然间一回味,觉得剧中刘嘨尘大哥哥实在帅极了,简直象天使一样。于是乎,小小的年纪便有了沉甸甸的秘密。有了秘密真苦,吃不香睡不甜,心绪飘零心气萎糜不振。但我不追星,我深知形象之伟大与扮演者之平凡,剧中人与扮演者之间永远存在着距离。然而,当我得知剧中形象也只是出自于作者笔下的虚构之时,才明白执着是多么多么的虚空,才明白爱恋是一场捕风捉影。
有一天班主任问我,为何成绩退步啰?我羞红着脸茫然不知所答。但在心中悄悄地自语:我真的是心不由己、我真的是无可奈何!堕入这个黑洞、陷入这个“陷阱”之前,我可清心哟,我总是把自己的心房打扫得一干二净,只容得下一张单人床一张办公桌一把靠背椅一本圣经和一个煤油炉。我从小就做着“修女”的梦。只想当一辈子天使,用整洁朴实的外衣装扮着曼妙的身材也包裹着一颗圣洁的灵魂,撑一把油纸伞不为着爱情只为了奔走天涯。总想用天堂的广厦来覆庇天下的寒士,总想用宗教思想去代替人们的迷信,用属天的盼望代替下地狱的恐惧。
可是可是,一刹那间一个英雄英俊斯斯文文地走进我心中的寒舍,他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总牵动着少女的情怀。但他又是圣洁得遥远得如同月亮,他的明眸散发出的是智勇与深情,不含暧昧不带肉欲。当这银色月光流进了少女那充满渴望的寒窗的时候,窗内陡然间四壁生辉,少女的渴望也变得那么具体那么深情那么执着,同样的不带肉欲,但有一点暧昧。因为害怕他人的嘲笑,总关锁着心扉,让秘密越发沉重。
她试着来到十字架脚前寻求解脱寻找灵魂的安息。但从牧师抑扬顿挫的声音里,她听到的只是“不可摸不可碰不可看不可闻”的严辞。找不到走出这“无可奈何无法自拔”阴影的通道,看不见黎明的微光。
爱一个活生生的幻影,倾心于一段无望的盼望,真是“劳苦担重担”哟,无异于心灵被奴役受辖制失去了自由。直到今日,我们才知道人的心是一个器皿,盛装永恒的爱容纳实际的东西,才会有满足与洋溢,如果装了虚无缥缈的东西,便是一场虚空一场捕风捉影。
转眼到了初二年,班上来了个超尘脱俗的美女实习老师,我心一阵喜悦,悄悄地把梦中的大英雄跟眼前美女“匹配”在一起。于是乎,重担脱落了,心灵重归安息。
而今人到中年,离电影电视越来越远了,少年的激情与烦恼也早已淡出岁月的舞台。偶尔打开电视,也只为了看看新闻或是百家讲坛。前不久陪着别人看了两集新版的《保密局枪声》,那是连续剧的最后两集。挺好的,当今的刘嘨尘绝不逊色于当年的刘嘨尘。一样的足智多谋、一样的勇敢果断。只是少了一份当年的斯文、当年的魅力。艺术大师却把一股黑色的魅力送给了其中的反面人物张仲年。当年的张仲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老头,如今的张仲年是一个刮着黑色威风、带着黑暗魅力的中年汉子。瞧那黑衣黑裤黑手套黑手枪,加上迷漫在保密局内内外外的那一片黑暗恐怖的气氛,更加上张仲年那一撮乌黑浓厚的一字须和那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这眼睛才是剧情的焦点,对政敌来说,那是莫测的深渊;对情人来说,那似乎是隐藏于幽谷里的一对泉眼。那眼睛确实很大,似乎有好多好多的思想要表达,似乎有很多很多的心情想让你来阅读,但你读不透。那一双眼始终想看穿你的灵魂,但他永远也看不穿。要不,他绝不会对老三(共党卧底)说出这样的话:“现在,我最信任的人是你。”敌人再狡猾也有愚蠢的时候。
他奉行草头将军“宁可误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的法西斯政令,扮演了一个冷酷无情的黑色政客。“英雄”气短的同时,也不缺乏儿女情长。他对“党国”耿耿忠心到了走投无路狗急跳墙的地步仍在垂死挣扎;他的儿女情可以“长”到情侣心甘情愿地为他挺身流血,这才是情人间真正的“献身”。这就是反面人物的黑暗魅力,魅力还是那双眼睛,与当今的马英九一样大。只是马眼缺少其中的黑色素,缺少那种深邃的神韵,缺少一份深不可测的阴险。在岛内那个动荡不安的政坛上,时时有人说你有眼无珠,时时有人问你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内衣内裤……在那份喧嚷之中,神秘脱落了,深邃隐藏了,一切都白热化了。可怜当今的“党国”政客们。
话说银屏。话归当年的国共之争。保密局内内外外枪声四起,顽敌倒下,英雄屹立如山峰。黑夜过去白昼降临,黑色褪尽红色飘扬。这是历史的潮流,这是每一部战争影片的必然结局。从英雄们灿烂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美好的结局,此时此刻该是到了恋恋不舍如梦初醒的“全剧完”了。是啊,一切都好得无比,一切都完满结束,一切都胜利完成了。真是激动人心振奋人心的呀!
只有我们知道,英雄们辉煌的人生还要遭遇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