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地域和方言的坐标解析大哥与二哥
大哥和二哥,这是中国人最简单最普遍的俗称。见面称呼哥,不论喊大哥还是二哥,叫的轻松,应者痛快,对答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哥和二哥是社会交往中的助听器润滑剂,不会喊哥的人就不是一个世俗的人成熟的人。如果
大哥和二哥,这是中国人最简单最普遍的俗称。见面称呼哥,不论喊大哥还是二哥,叫的轻松,应者痛快,对答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哥和二哥是社会交往中的助听器润滑剂,不会喊哥的人就不是一个世俗的人成熟的人。如果仅从上面的角度考虑,关于大哥和二哥的称呼,并没有多少神秘色彩,随随便便一件事,甚至只是嘴勤嘴笨的问题,然而从深层次上细究,特别考虑地域方言历史渊源等因素,恐怕大哥和二哥的称呼问题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了。
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山东、河北的风俗略知一二,大哥和二哥的称呼在两地可差邪乎了。如果在山东冒然将人叫大哥,轻者挨白眼,重者就不好预料了。同样,在河北见到陌生人千万别脱口而出喊二哥,结局没有在山东叫大哥的严重,但也不容乐观。
在具体详细的解析以前,先讲一个曾广为流传的山西方言段子,隆重推出大哥和二哥亮相。从前有一个山东人和一个河北人到山西农村收古玩。山东人在家排行老大,河北人在家排行老二,两人拍拖了多年,互不介意地称呼大哥二哥。
一天,他俩在山西某村转悠了半天收获无几,却吆喝的口干舌燥腿发软,于是俩人走进户家讨水喝。山西人很实在热情,那户人家赶紧烧水备茶,问寒问暖拉些家长。村里人贫穷生活不讲究,家里只有一只杯子,而且残破发污。
水烧开后,因为杯子少一个,主人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又拿出一只粗瓷碗当水杯。边倒水边对山东大哥说,大哥“使”“碗”吧,又对河北二哥说,二哥“使”“杯”吧。但山西人地方口音重,“使”念成“是”,“碗”念成“王”,“杯”念成“鸡”,用方言一说就变味了。说了一遍担心客人听不懂,主人又连说了几遍。
俩人越听越不对劲,怎么倒碗水上杯水还骂人,恼怒地甩袖而去,后来成了笑话流传起来。其实,全是方言惹的祸,怨不的好心好意的山西人。不过那位纯朴的山西老哥在不经意间,用自然流畅的方言,捅在了山东、河北人的痛处。
在山东叫别人大哥犯忌讳。山东的大哥和武大郎有点牵连,那是老婆有外遇的绿帽子,哪一个正常的男人心甘情愿戴在头上。当然放在河北叫别人大哥,那是珍贵的尊称,被叫者则意气风发,仿佛自己真的成了威信在上的老大。
见了男人叫二哥,在河北可是暧昧的称呼,关系到位后这么叫说明叫者和自己不见外,一般认识或陌生者叫别人二哥,容易让被叫者误解,怀疑叫者目的不纯,甚至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和战争。因为河北的二哥特指男人的根部,就是山西方言说的那个东西。
回到山东叫二哥,又是另一天地了。在山东,二哥是武松的化身,是大大的英雄好汉,是埋藏在男人们心中真正男子汉的图腾。被人叫二哥是一种光荣和赞颂,有种吃蜜的甜美。没准拉着叫者的手往酒馆里奔,嘴上大嚷,谁要不去喝酒谁是俺大爷。
其实,大哥也好二哥也好,都是一种代号,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只要叫着顺口管他大哥二哥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史记》的悲剧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