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老师节前夕

写在老师节前夕

鹿爪散文2025-08-25 17:08:15
每个人在年少无知的时候,都有梦想。我最早的梦想是父亲灌输的,他希望我成年之后,能跟师学艺,要么学厨师,要么学缝纫。父亲认为,在农村,有一技之长,总是好的。那时的我,还是刚入学的小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理想
每个人在年少无知的时候,都有梦想。我最早的梦想是父亲灌输的,他希望我成年之后,能跟师学艺,要么学厨师,要么学缝纫。父亲认为,在农村,有一技之长,总是好的。

那时的我,还是刚入学的小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理想,也不知道什么叫人生价值,我单纯地享受着父亲给我安排的未来,过着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涯。

也许,就是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正是这种没有压力的学习,让我这个学习不见长的人,在小学毕业考试中一举夺魁,拿了个全乡第一。这是一个无心事件,然而,从此它让我滑出父亲期望的人生轨迹,在懵懂中改变了学习生涯。

追溯改变缘由,有一些无巧不成书的理由或机遇。那时,我升入的是本部的初中,熟悉我的老师都认为,一个平时成绩中等的学生,和偶尔考试得了第一,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甚至他们一直怀疑成绩的真实性。可是,连我自己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能让自己沾沾自喜。

刚来学校认教的年轻教师并不这么认为,他以分数定乾坤,在他的眼里,分数是判断优等生和差生的标尺。于是,晕乎乎的我生平第一次当了官——班里的学习委员。

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很简单:给他鼓励的眼神,赞许的目光,承认他,并放手让他去实践。或许这个少年自卑、平庸,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并且偶尔还任性、淘气,这些都不重要。年轻老师的认可,像一支强心剂,给了我无限的动力。

当然,我对学习空前的好感,远远没这么简单。正值懵懂的少女时代,情窦初开的年龄。年轻、俊朗,瘦弱、斯文、青春的班主任老师,十九岁的他,与其说他是老师,不如说是邻家大哥。至今我还记得他第一次用流利的普通话给我们讲课的情形,那是一个关于熊皮手套的故事,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他讲得那么真挚而富有感情。单纯,内向的我,一直以为这世上只有男女之爱,而这种亲人之间的爱,是我当时不能明白的。就是那篇文章,就是那样的讲课,第一次让我明白,爱的定义有多大,多广,让我懂得人与人之间“爱”的方式有很多种。

我开始迷恋这个哥哥般的老师。他干净的面容,文质彬彬的样子,讲课时的投入,备课时沉思的表情,都是我迷恋的理由。我喜欢听他讲课,喜欢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喜欢花大把的时间和心思写好他布置的每篇作文,然后含首羞涩地听他声情并茂地当着全班的面朗诵它。喜欢偶尔在书桌里躲着看小说,故意让他活捉,然后单独找我谈话,喜欢在每次考试结束,提些关于试题上希奇古怪的问题。就这样含着一颗少女羞涩的心,接近他,努力让他注意自己。暗恋的时光是美好而纯真的。就是因为这些暗恋的情结,让我每次考试总能拿个第一名,每一篇作文无一遗漏地被拿出来朗读。

这样的暗恋足足有三年之久。我为了赢得他的注意,苦战了三年。现在想来,他肯定也是明白的,一直利用着我对他的迷恋,引导着我,在茶余饭后我还是他引以为豪的学生。他给我开小灶,单独找我谈心,我的作业本、日记本他总是第一个拿出来批阅,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那些总是问不完的问题。他从来不点破我少女的心思,小心又不越池地维护着我的尊严,让我三年的初中时光,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今的我,会在工作之余,想起他,想起父亲的愿望。我在想,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正拿着锅铲在哪家餐厅掌着勺,或者在某台缝纫机前踩着脚踏或穿着线。人的改变有很多种,我恰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所以,我的改变是积极向上,并且让自己受益的。

然而,在九月和九月的教师节里,我更多的是怀着满心的感谢——感谢他的正确引导,感谢他的理解信任,感谢他成了我生命最初的原动力。似乎还有很多很多,文字是苍白无力的,但心中的激荡的感激之情,却是如此厚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