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的野柳地质奇观

鬼斧神工的野柳地质奇观

揉砑散文2025-05-05 00:06:19
台湾旅游的第一站是野柳国家地质公园。当朋友告诉我们要去野柳的时候,心中闪过一丝激动。野柳,多么浪漫的名字。古语有云:清清河边柳,月上柳梢头。柳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柳是一种向往,一种思念。然而,野柳却
台湾旅游的第一站是野柳国家地质公园。当朋友告诉我们要去野柳的时候,心中闪过一丝激动。
野柳,多么浪漫的名字。古语有云:清清河边柳,月上柳梢头。柳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柳是一种向往,一种思念。然而,野柳却无柳。虽然无柳,但却给人印象颇深。野柳临海,海边大都有石,不过有大有小罢了,真正奇特的不多,但野柳不同。
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基隆市西北的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村,是世界奇观之一,也是台湾北部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诗人称她为“陆上龙宫”、“童话世界”,摄影家称她为“被遗忘的乐园”。
野柳为大屯山余脉延伸至海,突出于北海岸的一个狭长海岬,全长1700米,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岛”之称。又因远望其如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前游,隆起的后背显出处处龟裂,故又被称为“野柳龟”。
据说这里属于新生代中新世大寮层分布的地区。2000万年前,台湾仍在海里,由大陆福建一带冲刷下来的泥沙,一层层地堆积出砂岩层,6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把岩层推挤出海面,造成台湾岛,野柳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运动积压时,在野柳两侧推出两道断层,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海岬,接下来,经过千百万年的大海波浪侵蚀、自然风化和地壳运动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了陡直的海蚀崖及宽平的岩床。如今来到这里,让人很容易就会感受到地壳相互挤压断裂时的惊心动魄,很多巨石之间就是直直地裂开,甚至断裂之后,一块整石再直直地插入另一石的下方形成隆起。
野柳的石头很怪,怪到了充满艺术气质,令人叹止。野柳的怪石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龟背花纹石,好像许多的海龟趴在那里在安祥地休息;一类是石树,众多的石树簇拥在一起,形成了壮观的石树林;一类是象形石,种类繁多,花样叠出,美不胜收。后两类与第一类略有不同,第一类逢低走低,逢高走高,蜿蜒在海边的巨石上;而后两类结实地耸立在海边的石头上,它们是自然景观,但自然得让人不敢相信。
这里的地质岩层是由沉积岩组成的砂岩。由于岩质较为软弱,常年受到海风和海水的侵蚀,剥蚀较为严重,加之含钙质和生物碎屑较多,在海浪的冲击下,常出现小洞,并呈赭黑色,远远望去,便成了海龟背上长出的石蘑菇。绵延罗列的风蚀岩、蕈状岩、髦状石、擎柱石、蜂窝石、风化窗、壶穴、海蚀石乳和洞沟等多元地貌,像人、状兽、似器物,无不维妙维肖,是世上罕见的地质奇观。这里还是候鸟的歇脚点和补给站。每年秋季,南迁避冬的候鸟经过长途跋涉后,杨柳是歇脚的第一站。春天,候鸟振翅北返前,野柳成为最后一个补给食物的地方。加上周围丰富的海洋生态、渔村风情等,使野柳自1964年开始,成为深具教育、观光与游憩功能的著名旅游景点。
野柳,真的很野,很美,很有趣!这里风景宜人,白色的野柳灯塔位于岬角尖端。深蓝色的海水,不断地冲刷着海边礁石,形成一道道沟壑,犬牙交错,奇峰林立,组合成壮丽的海象奇观。站在岬角边缘远眺,太平洋海域一望无际,海天一色,最是令人心旷神怡,直抒壮阔的襟怀。俯视神异独特、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无与伦比,令人耳目一新!
野柳里的怪石十分之多,进入野柳风景区,沿着步道而行,一路可尽览奇特的地质景观,造型各异其趣,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慢慢想,如“仙女鞋”、“龙头石”、“象鼻石”、“卧牛石”、“海狗石”、“海龟石”、“梅花石”、“棋盘石”、“烛台石”、“豆腐石”、“姜石”等,一个个维妙维肖,巧夺天工,十分之逼真,令人怀疑是神仙精雕细刻而成,留在人间的一处奇迹,被众多的旅游杂志以“一声叹息”般的文字来配以独特的图片展示给人们。尤其是“女王头”,突起两米高,线条非常优美。尽管早已从照片中领略过她的尊容,可当我站在她面前时,还是会不自觉地被感动。她美目远盼,端庄优雅,雍容尊贵。那默默凝望大海的双眸,让人望而伤神。高高挽起的发髻,修长优美的颈脖,微微扬起的下巴,无不展示着她高贵的血统和优雅的身姿,隐约中清晰可见皇家的贵族风范,令人赞叹鬼斧神工之神奇。这“女王”不是部落中按照脖颈的长度推选出来的,而是基隆港的海风终日吹拂出来的,是大自然的造化。
看到这高傲、逼真的“女王头”,我真的叹服自然的伟力。风是自然界的精灵,同样是自然这位画师的巧笔,它总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展示属于自然的不可思议的奇迹。这“女王”其实就是自然的化身。我们在“女王”面前,会不自觉地低下身、低下头,对于我们面对的自然产生敬畏。我们在自然面前,显得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在自然的创造力面前,我们更是无地自容。自然只是略施小计,就使我们瞠目结舌,使我们再次走进唯物主义,怀疑“人定胜天”。
“女王头”是典型的蕈状岩,是野柳的象征和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成为台湾旅游业的一张金名片,同时也是逐渐在“垂暮”、即将消逝的天公之作。据导游介绍,由于自然风化和游客的触摸,这个有四千年历史的“女王头”的脖子正在渐渐变细,五年或十年之后便会断头或坍塌而“香消玉损”。据说台湾有关方面曾想尽力营救“女王”,但最后还是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完全由大自然决定崩塌,让她“悄悄的来,静静地走”。既然是自然造就了她,那么还是让她最终回归自然。为了让后人也能看到“女王头”优美的形态,公园内已经建起一个同样大小的“女王头”复制品。
笔者家住海滨城市大连,对大连黑石礁和金石滩等海边礁石景观并不陌生,也从未看见过像野柳这样神奇的大自然杰作,这样生动的地质教科书,这样令人惊喜的奇石乐园。这里许是大自然的私人艺术工作室吧?不然何以有如此众多超脱出我等凡人想像力的作品?一只无形的手,将一块块沉默的岩石化做幻动的生命,让一块块形态诡异的岩石,静静述说万千年潮起潮落的故事。这里让人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沧海桑田,让人不觉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此时此刻,一阵风带着海边水气的柔情,轻轻地从我的脸上拂过,又似乎透过暑热穿过我的身体。从地上细细捻起一丝细沙,在手指间搓着,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成粉状,手指分开,手中的细沙便随着海风散去,了无痕迹。
台湾的山年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