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自我:“比较优势”之所在

剖析自我:“比较优势”之所在

推而广之散文2025-06-03 15:25:10
入了经济学的“道”,读了经济学的书,听了经济学的言,一般人都应知道“比较优势”这一关键词。可是,要详细解析何为“比较优势”,何是“比较优势”,何来“比较优势”,这对普通人来说,并非易事。如果硬要细细考
入了经济学的“道”,读了经济学的书,听了经济学的言,一般人都应知道“比较优势”这一关键词。可是,要详细解析何为“比较优势”,何是“比较优势”,何来“比较优势”,这对普通人来说,并非易事。如果硬要细细考究“比较优势”一词,依我看,那至少也得从亚当·斯密说起吧!经济学上的“比较优势”,咱暂且不谈,或是有意避之,省得别人说是咱在自诩呢。再说了,要是能把这一关键词梳理得顺,搞不好会是一篇核心期刊呢!
话虽如此,但是我常是想“经济学上有‘比较优势’,那么具有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生命存——人是否也有‘比较优势’呢?”思考权属思考,那究竟有还是没有呢?依鄙人之见:人也有自我“比较优势”的。当然了,那些头脑不清、残缺不全、固质守旧,以及“非主流”之人不在这一讨论范畴之内。我所说的“人”,是指那些意识清晰、思想开化、体格健全之人,这才具备“比较优势”的要件。
按理说,人具有了“比较优势”,就应该懂得发挥、展露,抑或是呈现,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要带来直接的“经济产出”啊!可是,我们常常在困难、挫折面前,困惑不已、手足无措,以至我们连连受挫,或是错上加错,最惧怕的还是“死里逃生”。当然,能逃,那也是美事一桩!事实上呢,人不是销声匿迹,就是改头换面,当我们再次识别时,那人早已面目全非了。可悲,可叹!
你看,那些没有意识到自我“比较优势”之人,总是为某些琐事烦恼不已,只记得自己在失败与痛苦时的泪流满面,全然不知自己还有他人所不及之处。可能,“他人所不及之处”就是自我“比较优势”。不禁,我会问:“他人所不及之处”是指哪些呢?
宽泛一点,人生坎坷路上所积淀的阅历与财富,或是人正心底纯,富于爱心、积极心,也可是憨厚、少言、行之善也……这一切都可算是自我“比较优势”。既然如此,读过书的人应该知道“善比恶”好,“行比言”好,可是一遇到困难或逆境,就失去理性,不懂得思考,更谈不上顾全大局,一心为己,这哪能算是君子之行呢?而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或没怎么读过书的人,他们不懂得礼束、教养,惟钱是从、我行我素,怎么能谈得上“人上人”呢?
识别自我“比较优势”之所在,就得认真、细细地剖析自我,就像是一个人在回眸曾经,即使有着痛苦,也要从中悟出点什么,下一回再遇到了,自己笑笑就好了,因为自己已经懂得了放弃与抉择,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与报复。可是,自我“比较优势”剖析从哪里开始呢?是五官,或是性格,还是人品?剖析应该是很深层次的,对于他人而言,哪怕是一个并不起眼的长处与优点也应算是自我的“比较优势”。一个人懂得剖析,便有九成机率发现自我“比较优势”之所在。
人与人之间总归有高有低,所以人与人之间也就存在“比较”。有了“比较”并不可怕,最怕还是人没有意识到:我与他人“优势”相距多远,又为何相距?诸如此类的问题,数不胜数。可是,一般人并不是有意识地去缩短我与他人的距离,而是在原地犹豫不决、满心困惑。如果此人能做到主动接近,或是“有则改之,无是加勉”,那也就具有了他人之“优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我“比较优势”。
承认,人与人“比较”,可以激发“小类人”的积极向上,更可产生“比较”正的外部性。因为“比较”之后,它会给自我心理,或是思想上带来冲击,渐渐地,我们就会形成一个好的思维惯性:主动思考、及时思考,并善于总结。即使普通人先前没有“优势”,也促使了自我“比较优势”的萌生。工作、学习、生活,少不了“意外”,更何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潜规则”离我们近在咫尺,如果硬要洁身自好的话,我们还得具备自我“比较优势”,才可远离魔爪、远离黑洞……
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自我“比较优势”之所在,当听旁人夸之、悦之,我们才会发觉,这可能与我们缺少思考、缺少剖析、缺少自醒有关。一个人的显光点在哪里,智慧点在哪里,那么这个点可能就是他的“比较优势”。有人说:“意识决定成败。”(当然,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这句话是属于唯物观点还是唯心观点,因为在这里没有“党性”之争,也就无所谓谁是谁非了。)是的,“意识”可以说是自我的思考,更可定义成自我的“定位”。人,没有主动意识,没有定位,那也就谈不上“比较优势”了。
“看清自己,识别自己,便是成功。”不管,这句话我们是否茍同,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一个事实:看清是发现自己不足,识别是在发现之后自我不断地弥补,纵然道路一波三折,成功定就在前方。这话可能算是自我鼓励之语!可是,我们有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生活原本快快乐乐,却支离破碎?爱情原本甜甜蜜蜜,却愁云暗淡?有时,我们会以“莫须有”而避之不言,事实上是我们没有认清自我。看清不自我,也就不知道自我“比较优势”之何在。当然,并不是说发挥了自我“比较优势”,我们就能如鱼得水、随手拈来,这只是说我们在困境中取得成功的机率就会上升几成,也不至于遗憾终生!
是正常人就有自我“比较优势”,咱不谈经济学上它扩大“分工与社会贸易”,只说它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的,人一生步履匆匆,时间如流水,稍有不惜,就难以回头。因此,我们如能发挥自我“比较优势”,以它降低我们求学成本、求职成本、求偶成本……那便是效率的提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