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出高徒

严师出高徒

潜符小说2025-04-22 13:24:28
一、特殊面试宋代太平兴国年间,一个春光明媚的夜里,京都开封御花园里,灯火辉煌、笙乐阵阵。宋太宗正在园中赏月厅宴请朝中文臣。太宗兴致特别好,舞罢一阵刀枪剑戟后,又当众提笔挥毫,在内侍早已备好的纸上,龙飞
一、特殊面试
宋代太平兴国年间,一个春光明媚的夜里,京都开封御花园里,灯火辉煌、笙乐阵阵。宋太宗正在园中赏月厅宴请朝中文臣。太宗兴致特别好,舞罢一阵刀枪剑戟后,又当众提笔挥毫,在内侍早已备好的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一首七言诗。诗曰:
洛阳遥想桃源人,溪水闭流春自碧。
花下长逢楚客船,洞中时见秦人宅。
文臣们见了,一个个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随后赞不绝口,高声喝彩:“圣上真是文武全才,其风流文采,羞煞秦皇、汉武。”“好一个溪水闭流春自碧,这个‘闭’字,圣上用笔绝妙,李、杜再世也自愧不如!”众文臣恨不得将太宗捧上天。
太宗环视大厅,众文臣跪了一满地,唯独一人傲然而立,似乎不屑一顾。众人抬眼一看,原来是赵州主簿王著。太宗沉下脸冷冷地问道:“王著,你说说,朕这首诗写得如何?”
王著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代,他是肚脐眼里藏书——满腹诗文。又得先祖遗传,书法盖世。只因性情耿直,不善逢迎,只做了个赵州主簿,一直得不到升迁。文臣中有几人是王著的好友,唯恐他坦言直述,说些不讨太宗喜欢的话来,惹下杀身之祸。都用眼色暗示他,意思是要他也来个懒婆娘拉尿——顺槽(潮)流。
谁料,王著对好友们的暗示视而不见。只见他昂首步出宴席,朝太宗双手一拱,朗声奏道:“恕臣直言,圣上写的这首诗其实是唐代刘长卿所作,题名叫《桃源》。刘长卿当时仕途不得意,方有世外之心。陛下乃一国之君,应当以社稷为重,怎可欣慕无中生有的世外桃源?再说圣上的书法吧,下笔似信马由缰,随心所欲,不成章法。还有,此诗第二句‘溪水闭流’应系‘溪水闲流’之笔误。臣以为此墨迹如若流出宫廷,实在是有损圣上的天威。”王著说罢,抢步向前,抓起太宗的诗稿,嚓!嚓!嚓,几下子撕成了碎片。
“大胆狂徒,竟敢当众犯上!”大厅内吼声顿起。“抓住他!”“快将他拿下!”其中几个邀功讨好的文臣,顾不得斯文,立即上去,将王著擒住。“住手!”太宗一声断喝,“谁叫你们对王著无礼。”太宗推开众人,亲自给王著赐坐,当场封他为卫尉寺丞、史馆祗候,调至京都。
众文臣全愣了,王著当众顶撞、贬低皇上,不但不受惩罚,还加官进爵,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太宗恼怒地瞪了众人一眼:“朕生在将门,少时随父兄南征北战,无暇习文,以至如今读不了治国之书,写不出传世之字,枉为人主。尔等明知朕有此不足,反而违心地曲意逢迎,以谎言骗朕。”众文臣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吓得一齐跪在地上,求皇上恕罪。太宗斥退众文臣,留下王著,与他单独长谈……
原来,太宗想聘一名师,帮助他提高文化素质,他早听说王著是当代鸿儒,有意将他调到京都任职。可他启用王著担心众文臣嫉贤妒能,不服气。经过几日冥思苦想,才特地导演了赏月厅里的这一幕面试戏。王著果真不同凡响,顿时脱颖而出。
二、巧授秘诀
王著奉旨进京后,太宗又升他为著作郎,兼任翰林侍读。太宗每日退朝必到王著处,精读王著为他挑选的治国安民的书籍,读过书后,就静立一旁观看王著写字。一边欣赏,一边学习。王著的书法艺术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太宗初涉此道,一时难以入门。因此,越看越气馁,越学越畏难,有种高不可攀的感觉。
这天,太宗照着王著为他准备的帖子,临摹了几个时辰,仍不得要领。不是字形无锋,就是字的骨架零乱,气得他摔笔扔砚,一个人独自生闷气。有心打退堂鼓,不行啊,当那么多文臣宣称自己聘师学文,而且信誓旦旦,要搞出点明堂来。别说是九五之尊的皇上开了金口,就是黎民百姓说了话也不能出尔反尔,对着镜子扇耳光——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于是,他试探地问王著:“王爱卿出身书法世家,你们王家代代都出书圣,有没有传世的书法秘诀?”王著胸有成竹地答道:“有啊!”太宗转忧为喜:“好,你有书法秘诀就好,来,来,来,快将秘诀给朕。”王著惊讶地问道:“圣上无见过秘诀?”“没有啊!”王著生气了,大声叱责内侍太监道:“我早就让你将我的书法秘诀交给万岁爷,为啥迟迟不交?”
太宗喝道:“你这奴才,竟敢私藏王大人的书法秘诀,害得朕盲人瞎马走围城——尽碰壁。快交出秘诀,朕饶你小命。”小太监吓得屁滚尿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直叩头:“皇上……王大人……这书法秘诀……”“快说,在哪里?”“奴才不知,这两天,王大人只叫奴才备口大瓷缸,缸内盛满清水,并未给什么秘诀。”太宗又迫不及待地问王著:“王爱卿,你的秘诀到底在哪里?”
王著不慌不忙地指着宫殿里一口盛满清水的大瓷缸,笑道:“圣上!那秘诀就藏在这口瓷缸里,您只要用瓷缸里的水研墨,水干则秘诀自现。”
太宗望着大瓷缸愣了一会,接着恍然大悟,原来王著变着法儿在告诫自己,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要刻苦学习,千锤百炼,用大瓷缸的水研墨,暗喻“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太宗感到十分羞愧,连忙拾起扔掉的笔,换上了新砚台,命内侍取来大瓷缸的水研墨。从此,他专心致志地练字。
三、舍命诲君
一年后,宋太宗文字功底和书法水准大有长进,写出来的字已经是有模有样了。常常拿着自己写的字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俗话说,满瓶水不荡,半瓶水起波浪,此时,他是土地爷放屁——神气十足。他花了几天功夫,精心地写了一幅蝇头小楷。喜滋滋地送给王著,想让王著赞美一番。可那王著看后不但没有赞扬,还挑了一大堆毛病,什么错字多呀,字体写得大小不一致呀,有的字头重脚轻呀等等。
王著毫不留情地批评,使太宗感到很不自在,他不相信他的字就这么一无是处。他耐着性子,将他的字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不得不服了这口气。从此,太宗再也不敢轻易卖弄自己的本事了,老老实实地接受王著的指导。
转眼过了三年,太宗的书法趋于成熟了,他又花了几天功夫写了一幅行书条幅送给王著,心想,这一次看你王著有何话说。没想到王著看了还是直摇头:“功底不足,欠火候。”太宗真的发火了,气得拔出剑来,剑尖直戳到王著的咽喉,大怒道:“你这个酸秀才,屡次看了朕写的字,都要在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朕的岔子。宫廷内外人人都夸朕的书法天下第一,却被你贬得分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