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迁 小王最近春风满面,不明内情的人还以为他中了大奖呢。原来他找到了自己的伯乐。人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机关工作了十年的小王,深切明了自己没有背景,想凭工作... 杂文 2025-10-18 0
西施的痛谁明 西施是春秋末的一位美女,生于民间,有倾国倾城之美貌,列中国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鱼’之称。中国文人要去赞美一个女人,最高的境界不是赞她的五官和饰物,而是间接写美人... 杂文 2025-10-18 3
姐姐,妹妹 林黛玉:——没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妹妹的才情和美丽,“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掉下来的女子,必当是美丽的,纵然没有林妹妹的才情,但风流婉转,纤细柔弱,肯定是有的... 杂文 2025-10-18 1
灵魂在低处 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吐露一次或多次关于他的真实的事情——那些愚蠢的或是明智的;善良的或者邪劣的;自豪的抑或卑怯的……倒是很容易做到。然而,将自己彻底且真实地“赤裸... 杂文 2025-10-18 4
文学观十三条论纲 文学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而社会的一切根源在于人,人是社会的核心,因此,文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人,服务人。人的思想是文学的生命。一切外在环境的表象与本质其探索者是... 杂文 2025-10-18 1
我和唐僧那未曾深爱已无情的爱情 那年那月那日由‘西梁’开往‘比丘’的飞机,送走了我这生最痴恋的男子。也带走了我这半生最深的爱情。“唐僧”这是一个足以让我痛彻半生的名字。于别人,你只是大唐的一个... 杂文 2025-10-18 3
花朵想过怒放和调谢吗 茫茫花丛中,几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落在盛开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可爱的花朵也善良的为它们丰献着。天真无鸦的花朵展露着微笑,旁边一个花骨朵正含苞欲放,一瞬间,它怒放了... 杂文 2025-10-18 1
写作优秀文学作品是如何炼成的 填词对我而言,只是谈笑两三语之作,当然,出来的大多数都是劣质产品。偶尔的灵光闪现,出了几句不错的,但是很快,思绪就连贯不起来了,于是就滥竽充数把词填完。有时候想... 杂文 2025-10-18 0
人生的道路是一本难念的经 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路,想要把它修成一条完美的高速公路,那必须得下很大的功夫,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项雄伟的工程。人的道路也像一条一直走不完的路,需要一... 杂文 2025-10-17 5
中国文学之路,何去何从 我不知道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抑或几百年,中国的文学作品还有几本能被称得上具有文学价值意义的。我不是文学评论家,然而对于每一个爱好文学的人,他就有责任去关心自己国家的... 杂文 2025-10-17 2
思明宋思明 《蜗居》上演之后,宋思明成了最让人关注,争议最多的剧中人物。其实在电视中宋思明也是塑造得最现实、最典型、最丰满的人物形象。宋思明究竟是一个什么人物呢?近日,和一... 杂文 2025-10-17 1
悼《红楼梦》还是悼李少红 中国人的国宝之书《红楼梦》在开篇记述道: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个悼红轩中的“悼红”二字寓意巧妙,未读红书者,不能深谙其味。在国宝书被翻拍成电视剧... 杂文 2025-10-17 2
杨柳依依别离情 曾经在江南和华南一带旅游或谋生计,闲暇时常常喜欢漫步湖堤,信步河岸,一阵微风吹来,江岸边的杨柳拂动,那整齐而婀娜的摆动,令人心潮荡漾,宛如一股温暖而柔缓的气流,... 杂文 2025-10-17 2
那是儿童独有的权利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其实和大学生的年纪一样,说实话来着,我还真怕会误人子弟啊!今天第四节课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让我去给一年级代课,代就代吧,马上就开始行动了。当... 杂文 2025-10-17 0
初识李新永 绘画好学,书法难练,有学画三五年即成绩斐然,而练书法终生却默默无闻者。盖因书法写到一定程度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和支撑再想突破难矣。深通国学,以研究《四库全书》... 杂文 2025-10-17 2
说男道女,围城中一道风景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挤进来,工作也罢,婚姻也罢,世上的事大体如此。本文观点不是原创,诸君切莫对... 杂文 2025-10-17 2
骚年,在成为作家的路上一路狂奔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童年时代,献给我一生中留下过快乐记忆的泸州和那里以真情滋养过我的亲人们。——题记我知道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就笑了。如果说还有人不会笑,大概就只有... 杂文 2025-10-17 3
小人物,大问题 真的很想象蝼蚁那样在各种难以预料的危险中偷生,却总不甘心就被未知的原因草菅人命。一边战战兢兢地活着,一边却还不断地开动小民的弱智,为短暂的生命轨迹做些徒劳的概叹... 杂文 2025-10-17 2
站在墙外等红杏 春天里,桃花、梨花、杏花竞相开放,争奇斗妍,花枝招展,满目的春光啊。徜徉在花海里,心情是何等的舒畅,尤其是杏花,既有白色的,也有粉红色的,而这红杏不能不使我想起... 杂文 2025-10-17 3
高校教师岗位不是收容站也不是救济所 今年专业又招了几位年轻教师。不出所料,这些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觉得在单位上班太累,竞争压力太大,吃不消了,才不得已辞职应聘到学校来。先不说这些人对于教师到底有几... 杂文 2025-1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