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及其他
什么是张力?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规则填充的内容越多,则张力越大。当然前提是有规则,而不是乱填一气。以《战马》为例。该片采用的是分段式叙述。它不是完整的一个故事,而是以战马“乔伊”以及乔
什么是张力?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规则填充的内容越多,则张力越大。当然前提是有规则,而不是乱填一气。以《战马》为例。该片采用的是分段式叙述。它不是完整的一个故事,而是以战马“乔伊”以及乔伊与首任主人“艾伯特”之间的友谊为线索,用几个片段式的故事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而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按照常理,这类影片都不大受人待见,但此片却深深的吸引并打动了我。
《战马》的第一个片段,讲述的是乔伊与艾伯特如何结缘,其中隐藏着的内容是两“人”的惺惺相惜以及在逆境中如何与命运坚强抗争的故事。第二个片段以乔伊不得不被卖给部队服役为线索,主要是讲……好像没有讲什么,就是说它的第二任主人对它很好,并写信给艾伯特,告诉艾伯特有关乔伊的情形。然后该同志骑着战马上前线光荣的挂掉了。该片段还写了乔伊的“爱情”。第三段讲述的是乔伊与它的心上“人”被德军掠去以后,被分配给一位年轻的马倌管理,引出的内容是马倌与他的兄弟之间的手足情谊,马倌不愿意让自己仅仅14岁的弟弟去战场送死,而帮助弟弟当了逃兵。最后两人被德军处死。当然,逃兵不是英雄,仿佛从来都是被唾弃的对象,但在这里,影片从刻画人性的角度刻画,让人唏嘘不已。接下来的段落讲的是两马沦落民间,被一家好心人收养。借以表达……呃,好像有点复杂。主要表达的是祖父对孙女善意谎言背后的大爱吧?祖父爱孙女,终于允许孙女骑马了。孙女骑上乔伊,误入德军阵地,它的爱“人”因担心乔伊安危而追随而去,两马重陷德军魔手。不过这次的故事可不那么好玩,德军派它们干重活,累死为止。整个过程两马不离不弃,互相扶持,感人至深。最后以乔伊的爱“人”累死,一位德军“伯乐”私放乔伊而告终。第六段讲乔伊因爱“人”牺牲,伤心欲绝,在英德两军阵地中间横冲直闯,最后被铁丝网缠身。英军一位士兵举起白旗出去营救乔伊,并得到一位德军士兵的配合,最后成功救回乔伊。营救过程分外有趣,温馨感人,很幽默,也很深刻。第七段讲的是乔伊在英军阵地,与参了军的艾伯特重新相认的场景,我差点哭了出来,但最终没有哭出来。
当然,故事还有一些其他小小的内容。比如地主家的儿子对艾伯特的态度是如何从战前的欺凌变成战斗中的相互帮助;战争结束后部队不得不卖掉乔伊而迫使马人再次分离的时候,部队从领导到士兵是如何帮助艾伯特“钻空子”而得以继续和乔伊在一起;那位善良的祖父为达成已去世的孙女的心愿,又是如何在拍卖乔伊的“战场”上与艾伯特争夺战马,以及他在得知艾伯特是战马的真正主人时又是如何慷慨的将乔伊拱手相送的,等等,都是一些细节,但这些细节透露的无一不是对人性的刻画。
这就是张力。我以为,艺术的重点应该落脚到“人性”上,而不是“政治”。这也是我们的艺术作品为什么没有大的作为的缘故之一吧?一味的强调为政治宣传,或者一味的强调为金钱开道,急功近利,空洞无物,一点张力都没有,如何能够成功?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那么我问你,“青词”何以失传?
注意到我说的“我差点哭了出来”吗?是的,我是差点哭了出来,但最终没有哭出来。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在煽情这个问题上,影片处理得很节制。“煽情”是手段,不是目的。再观我们的电影,观众哭得稀里哗啦的,躲在荧幕背后的制片人们却笑得前仰后合的。
最后,还提一个小小的意见。国内也有过一些描写人与动物深厚感情的文艺影视作品,但一方面固然有主题先行的痼疾,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似乎都太幼稚了,有点“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的感觉,“成人不宜”!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坦克大决战》:战争的智力较量
下一篇:敬鬼神而远之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