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诗

另一种诗

谴诃杂文2025-12-09 12:02:03
姚学礼先生是当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名扬海内外,素有“情圣”、“乡土诗人”、“柳湖诗人”之美誉,尤为他的爱情诗情感丰溢,如诱人的清泉让人充饥、解渴,更为奇妙的是想象的大胆,语言的精髓,耐人寻味,不见其人如
姚学礼先生是当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名扬海内外,素有“情圣”、“乡土诗人”、“柳湖诗人”之美誉,尤为他的爱情诗情感丰溢,如诱人的清泉让人充饥、解渴,更为奇妙的是想象的大胆,语言的精髓,耐人寻味,不见其人如见其人,不见鲜花如见鲜花,不见神仙如见神仙,获一个“情圣”的桂冠理属当然。
我与先生相识28年之久,对其文学创作的经历也算了解,但对他早年从事绘画创作只是有所耳闻,未见其画。20世纪90年代,平凉有十余位书画家入选某一书画家辞典,姚学礼也列其中,这就使我对先生不得不刮目相看了。平凉近年来的书画创作成果裴然,涌现也了众多的书画“名家”,为宣传平凉,推荐平凉起到了巨大作用。姚先生是文联主席,对平凉书画的发展不仅仅是起到一个领导人的作用,而是敢当“先锋”,无论是对“名家”,还是对“无名小辈”,都给于精神上的鼓励,写前言也罢,写序也罢,写画评也罢,总是一腔热忱,只要是能帮得上忙就毫不推辞。应当说,姚先生对平凉文学艺术的发展做了出贡献。
我自以为我是个诗人,其实我是一介武夫,因我的职业的缘故,许多人称我是“检察官诗人”或是“能文能武的诗人”,这对我来说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用一名俗话说是“看碟子下菜”而已。当诗人难,写一首好诗更难,更何况还是“业余”的,还没有“入流”。姚先生是“专业”作家或是诗人,而他的画家桂冠却是“业余”的,这不是说他不懂画,而是从他从事的事业角度而言。此语可以这样讲,也可以不这样讲,因为现实生活中,从事专业的未必专业,从事业余的未必业余,这就是矛盾,有矛盾才有斗争,有矛盾才能前进,这是矛盾的普遍规律。
要想真正了解姚先生的画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先生的画实是在不象“专业”画家们所表现的那种技法、形式,他鉴借了中外的、历史的、文学的、甚至是宗教的、民俗的、文人气的。姚先生拿手的可谓“一心二用”,脑海里沉浮得太多的东西皆可用来入画,而且“随意”得很。先生主张作画要“画天性、画思想、画哲理”,这可能就是他作画的原则,故尔,他的画立意高,内涵深,可咀嚼的东西多,一入眼就映在脑子里,久久回味,如饮陈年老酒。时下,在中国画坛,人们一直在争论国画艺术究竟是继承传统还是打破陈规,有所创新发展,作为“局外人”的我爱管闲事,主张继承传统必不可少,但创新发展当是主流,提倡艺术家顺应时代潮流,不枉一生在这个时代走了一回,其作品烙下时代的印迹才可流传。为此,我多次尝试地给书画们写画评,提出了我的主张,指出:“我市的书画创作冲不出二流的境地,主要是缺乏创新与发展”。
诗如其人,画如其人,大多数人均认同这个潜规则。姚先生的画则属两重性,诗如画,画如诗。先生的画如其说是画出来的,不如说是写出来的。《成功在于睡觉》是先生赋予哲理的一幅画作,画面很干净,很空灵,一位老者躺在一块石头旁冥冥地睡去,零星地野花盛开。“香气逼人来/风景放人游/苍鹰啄云飞/白日乘霞落/泾河无鱼跃/崆峒纳闲客/平凉山多爬/满目草不绿”。先生作画多为人物画,也画山水、花鸟。他认为“画画只要线条心中成型,就可在着色画形中思考别的人际问题,特别是烦人事可从画画时想出一些道理”。“国画讲笔墨功夫,讲阴阳向背,讲一笔下去墨分五色”。在他众多的画中,充满着这种思想。先生作画常常把自己放入画中,融入所表现的那个时代,故尔很清晰地看到,他把传统与现代结合得那么融洽、完善,且思想的深邃漫游天际,给人无际的想象。诗人是赋予想象力的,他的画看似没有翅膀,却张着隐形的翅膀,让你感到有翅膀掠过的风声。《伏羲画卦》是先生想象力的一篇画作,把阴阳向背画到了极致。一个肥美的女人张开双臂,搂着一男一女的婴孩,女人硕大的乳房光滑圆润,女婴吃的乳房为阴,男婴吃的乳房为阳,一现代男人作地,持笔,画出八卦。我们可以理解两只乳房形成八卦,也可以理解女婴、男婴形成八卦。总之,女人降生了生命,乳房哺育了生命,阴阳制衡着这个世界。
大凡画者都讲笔墨色彩,这是画者必不可少的技法,如何着色、笔墨轻重、干湿、讲究得很。姚先生的笔墨色彩总是那么灿烂、鲜活,无论是大片的红、大片的绿、大片的蓝、大片的黄、大片的白、大片的黑、不干涩,非常地润,有一种春天里的透明的冰在融化的那种视角感,还有那种扑面而来紧紧地拥抱住你,让你急促喘气的那种感觉。先生的笔墨色彩不光是大片的色彩,且运用的十分微妙,如《泾河水魅》的色彩十分淡雅,显示出了泾河水魅的高雅清纯。《张衡游崆峒山》则是人与山的融合。张衡一身素衣,仰头望山,而崆峒山则是欲仙的样子,蓝色的雾飘飘渺渺,黑白相间的石山隐在其中。
姚先生的画作承载着历史,那么厚重,那么富有诗意,该当是“另一种诗”。他利用比喻、影射、隐喻、讽剌、夸张、想象等文学手段,干预生活,笔锋涉世之深,为许多画作所不及。笔墨技术是基础,是用来创作的工具,而真正的艺术则是讲究艺术的气质、艺术的效应、艺术的价值,要获得这些不仅需要“顿悟”、“渐悟”,而且需要对传统绘画的技巧与趣味进行改造。陈子庄说:“技术可以全凭手上功夫达到,艺术则需靠修养的深度”。姚先生的画作格调高,思想意识高,人格也高,所以他的画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他的画用现代人的眼光、思想审视历史的发展轨迹,并艺术地、不断创新改造,形成自己独有的画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