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漾

涟漪漾

略阵杂文2025-09-29 13:19:08
(一)看《士兵突击》也有一段日子了,具体说是好几个月了。第一遍是因何而看?已经记不清,只记得看到后马上被吸引,那份由衷的喜欢。一遍遍地搜索相关的评论,不管是普通网友的还是媒体的,从士兵初拍时的报道,一
(一)
看《士兵突击》也有一段日子了,具体说是好几个月了。第一遍是因何而看?已经记不清,只记得看到后马上被吸引,那份由衷的喜欢。一遍遍地搜索相关的评论,不管是普通网友的还是媒体的,从士兵初拍时的报道,一直到现在。然后是百度里的士兵突击吧,还有那些相关的帖吧里,不停地翻帖,看到有网友转了某人精彩的评论,我都会随着那网址追根寻源的把他们所有关于士兵的帖子再看一遍。但这些还不够,还是无法平息内心那些激荡的心绪。从来都是拙于讲述的,也吝于口舌,但因了士兵,却无法自抑的向妹妹介绍那些让我感动的情节。凌乱的叙述,常常因了那份感触在心中的汹涌而把一切变得跳脱,突兀。我那少见的激动,终于把妹妹引到了电脑前,于是陪着她又看了一遍。再好的电视再好的小说,我从来都是秉乘绝不看第二遍的原则,但士兵例外,再看,竟然发现喜欢更甚。及到淄博的电视台播出,已然第三遍。但这些相比起其它观者十遍几十遍而言实在是不值一提。三遍,分布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对那些评论那些主创的文字的关注却从来没有间断。
也是因为这些,让我明白,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别人演绎了这独一无二的士兵。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帮士兵,是一种性格里的共性将他们聚在了一起,他们也因了这次突击而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加士兵。看着喜欢士兵突击的人越来越多,读着那些不同的人写下的不同的文字,我却前所未有的沉默。从来都是远离热闹的人,常常避而走之,士兵突击的热潮,却让我一次次地沉入,且不生厌。究竟是因为什么?也曾问自己,是不是该写下些什么,为这份从未有过的喜爱,那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温暖与舒畅。这样的感受,是陌生的,却也如此熟悉,就象身处于自然当中的放松与舒适。同样的一如奔跑天地间的欢畅。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间一个我,呐喊欢笑歌唱哭泣奔跑打滚……一切无羁,一切随意,只有那风的吹拂,那阳光的照射,那青草的气息,那泥土的味道,展开双臂,将心裸露,人最隐密也是最脆弱最柔软的所在,如此自由,如此的相信,如此的真实。

(二)生命的纯粹 心灵的愉悦
从来不觉得士兵突击塑造了什么,或者用艺术虚构了什么,它只是将我们的内心触动、唤醒,那些美丽的花儿,一直都在每个人的心中。也是我们所珍惜与向往的。只是,它们被生活还有心灵里的浮尘所掩埋,也被我们所遗忘。忘了这些初始的美。忘了这些初始的真。
从来都相信浮华与喧嚣只得一时,终会沉寂于平凡的安宁,一切都会返朴归真,舍弃繁杂,回归简单。浮躁的终会沉淀,湖面上的水沫散去,湖面依然是澄澈的透明,映着蓝天,映着白云,一如亘古之前。而那些人类从来都向往珍惜守护的美好,重新被人们所尊崇延续。而士兵突击,就是那吹散浮沫的风。它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生活,一群“别样”的人,因为人们对其的生疏而显得如此特别,却也如此的诱人。
我想,没有人会不喜欢内心自由的生活,也绝不会有人拒绝内心的坦然。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生活不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而我们只能无奈地接受,所不同的只是,有些人会说服自己去适应,有些人却浑身别扭地抗拒着,但最终也是被生活不自觉地改变着。只有婴儿的内心才是无暇的,成长的过程是不断地将内心浸染的过程,这样的认知也被人们所认同。
士兵突击却带着从那久远的昨天延袭而来的气息,吹入凝滞的血脉,让那份久违的热度再一次沸腾。以一种奔放的姿态,展现着明澈的情怀,欢畅的自由,生命的纯粹,生命的尊严,同时带来生命和心灵最大的愉悦。海阔天空,是可以用心来承载的。最大的不是眼而是心。那份坦荡的磊落,坚强的包容,让人如此美好。
人们通过士兵突击知道,原来人也可以这样的生活,维持内心的纯粹,并且不断地成长,净化。这样的方式竟然与生活与成熟是可以同行的,而不是反向。
士兵突击把人们心中那些遗忘的东西唤醒,那些每个人心中共有的东西,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定义。真?善?美?似是而非。我只知道,那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不论你是谁。也不是源自今天,而是昨天的昨天的昨天……也不会止于今天,会延续于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因为那是属于人,属于心的。

(三)真实的温暖 自由的欢畅
几乎每个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不止一次的因为感动而落泪。总是与善感联系在一起的我,却没有,一次也没有。
从始至终,我的心都处于一种舒适的包围中,所有因士兵突击而引起的感触因了这份包围,从未与眼泪亲近。不止是舒适,还有一种兴奋,一种快乐,或者说是愉悦,酣畅。
我的心,就在那儿,映照着自然的一切,风可以来雨可以来,阳光可以入,月光也可以轻洒。纯净而空灵,心灵的毛孔舒张着,呼吸着花香,倾听着风吟。以一份原始的真实,与自然相拥,所有的所有以本来的状态呈现。不需要任何的掩饰,不需要无谓的掺杂,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简单,喜怒哀乐都合着内心的节拍,清晰可见可感。于是那笑那哭,都能激起心灵的共鸣,因为那是源自生命本真的节奏。

(四)顶天立地 山高海阔
士兵突击里没有一个人是我所讨厌的,就算那个张干事,因为他初见许三多立于哨位时的惊叹与狂喜,那份巅狂虽然夸张,却也让我会心一笑,虽然他撑不起那身军装,却至少拥有对艺术纯粹的喜爱。还有李梦,终于离开五班,进入团部的李梦,让良善、后知后觉如许三多都急切地逃离,但至少,他依然在追逐着自己的那个文学梦,尽管那或许只是幻影。所有怀揣梦想、拥有执着的人都值得人敬佩。
看到帖吧里好多人记录自己对士兵突击的感受,说是第一遍看的是史今,而后伍六一或袁朗,再是高城。而我,从开始喜欢的就是高城。这份认定,已经不止一次的用文字来重复。只是每一遍都那样苍白。没法用文字来记录内心的那份感受,感受便冲淡了许多。无法把自己的喜欢让别人知晓,喜欢亦失了信服。未经梳理的感触,松散的漂浮于内心,总是担心有不知哪来的风将其吹散。文字的记录是一种归拢,亦是一种沉淀,只有这样的才是留存于心的。笨拙也好,无力也罢,终归是心灵的痕迹。
士兵突击里的每个人,都生活得如此真实,不曾扭曲,没有遮掩,因此他们每一个人,都赢得了我们的喜欢,还有敬意与尊重。既有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