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思路,盘活资源,跳跃发展
黄石有3000多年的矿冶文明,经历了从铜冶业到铁冶业的漫长发展衍化过程。就其历史地位、社会影响力以及经济效益作用贡献等,铁山的矿冶文化无疑都是首屈一指。如今,资源渐渐枯竭,铁山该如何转型发展,作为生活
黄石有3000多年的矿冶文明,经历了从铜冶业到铁冶业的漫长发展衍化过程。就其历史地位、社会影响力以及经济效益作用贡献等,铁山的矿冶文化无疑都是首屈一指。如今,资源渐渐枯竭,铁山该如何转型发展,作为生活在它城区里的一分子,我愿意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调整发展思路,让科技发展形成铁山快速发展的强大推手
长期以来,铁山的发展一直是“靠山吃山”,依赖矿产资源养活自己。如今,矿源渐渐枯竭,,铁山的发展后劲该从哪里给力?一直是许多领导以及关心它的有识人士苦苦思考的问题。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日本,作为一岛国,日本一直缺乏物产资源,然而它却借助它强大的科技力量飞速发展,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行列。如果铁山能从中真正汲取营养,那么铁山步如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把自己打造成“最有幸福感城区”就决不是一纸空谈。
铁山城区的硬件建设设施在整个黄石地区中是最好的。目前铁山有东贝太阳能、福星铝材等少数高科技产业,但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应该继续“筑巢引凤”,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铁山还有市场前景广阔的非金属(如石灰石)等资源,如果能借助高科技手段盘活它,一可以减轻城区入口就业压力,二可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有了雄厚的经济做基础,把铁山打造“最有幸福感城区”就可以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成为真实的发展前景。
二、借助矿冶品牌,让工业旅游形成铁山展示魅力的优势名片
铁山,有山无水,很难开发出自然景观。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建成,很快地将“工业旅游”做成了时尚“看点”,这不得不归功于“矿冶文化”的历史内涵的无形影响力。有资料显示:大冶铁矿“锻造”了全国任何矿山都无法比拟的“十个第一”: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亚洲最大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主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工业先驱张之洞创办洋务企业惟一保留下来、仍在正常运作的一家;开国领袖毛泽东视察过的惟一一座铁矿山;中国第一支大型地质勘探队——429地质勘探队在这里成立,中国第一批女地质队员在这里诞生;中国最早聘请外国专家运用地质科学勘探发现的一家大型铜铁矿床;1923年1月,大冶铁矿矿工举行的下陆大罢工是中国第一次以胜利结束的大罢工,为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提供了组织经验;见证侵华日军疯狂掠夺中国矿产资源的第一家铁矿山;经过多年开采,东露天采场形成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建成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硬岩绿化复垦基地。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占地23.2平方公里,分设大冶铁矿主园区和铜录山古矿遗址区。近两年来,大冶铁矿全力推进“日出东方、矿冶峡谷、矿业博览、井下探幽、天坑飞索、石海绿洲、灵山古刹、雉山烟雨、九龙洞天”等九大景观建设。在铁山张之洞广场旁,全国首座铁矿博物馆——大冶铁矿博物馆巍然耸立。该馆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收藏史料10余万字,图片1600余幅,文物80余件,这些见证了千年矿山的创业史和发展史。随着这些景点服务功能的日益改观和完善,人们在观赏景物的同时,也会抚今思昔,甚至能激发他们探究“矿冶文化”的审美意趣。
按审视历史的眼光回本溯源,铁山地区的冶炼业在三国时代就有了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后来得到了连续的传承。有资料记载:公元226年,孙权在鄂州大兴炉冶,开采铜铁锻制刀剑,并将采铁之山定名为“铁山”;1374年,朱元璋置兴国冶,铁山成为兴国冶官铁的主要产地,年产量在50万公斤以上;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大冶铁矿开始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1893年8月,大冶铁矿铁山采区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1908年3月16日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建)”,大冶铁矿成为亚洲最早、最大的跨地区跨行业集团公司——汉冶萍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大冶铁矿于1938年进行了拆迁,对未及运走的物资予以沉江或爆破处理;1938年1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大冶铁矿,对矿山进行了掠夺性的开采。抗战胜利后,大冶铁矿隶属新成立的华中钢铁有限公司,因钢厂未建成,矿山停产。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铁山,大冶铁矿回到人民手中。从大冶铁矿的这段曲折发展的历史来看,矿冶文化应该隶属于工业文化,这种文化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发展,带有特有的历史特色和地域特征,具有不可复制性。
当然仅仅靠矿冶文化的软实力影响,还不足以使工业旅游能真正吸引人们的眼球。目前,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熊家境农家乐、东方山风景区等建设发展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让海内外游客能通过铁山这个小窗口能真实感受到“世界第一铁城”的个性特色,游得开心,玩得尽兴,才能口口相传,让铁山的工业旅游成为铁山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而推动饮食、休闲、文化等系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特色农林经济,让低碳产业形成铁山幸福家园的坚强保障
靠矿产资源吃饭,几乎成了铁山这一城区近几十年的经济特色,尽管当地也有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但一直没有引起铁山地区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铁山的农业发展相对于其他地方显得滞后。民以食为天,我认为从长远的发展利益来看,铁山还是应该发展特色农林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像地貌结构与铁山颇为相似的大冶市金山店镇向阳村,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品质、口感极好的水蜜桃、香李等终于成为了支柱经济产业,而村子那绿色环抱的优美景色更是逐渐被旅游“发烧友”肯定和青睐。这种发展模式,值得铁山人学习借鉴。还有,大冶市刘仁八镇,选择依山傍水、自然风光好的龙凤山作为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合经营模式,从美国引进黑薯、黑糯甜玉米、黑花生、黑土豆等“黑色食品”,向农户提供统一技术指导,产品统一回收加工、统一销售,并建立了深加工生产基地。这种做法,就值得铁山人学习。大力发展铁山本地的科技型农林业,不仅可以形成铁山的本土发展特色,更重要的是能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使铁山人的环境质量得到良好保障。日前,像木兰的擂竹、蔬菜等种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欲语恐惊天上人
下一篇:读《圣女贞德》之心智体验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