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钱

还钱

叔孙散文2025-10-08 06:16:51
节前托朋友买两双拖鞋,76元8角,拿到东西一摸口袋,钱包没带。就说改日把钱拿来。朋友客气:没事,两双拖鞋,拿去穿就是了。我说,那能呢,让你代买已经感谢了,怎么还能白拿。回家的路上还用心牢牢记了一遍,7
节前托朋友买两双拖鞋,76元8角,拿到东西一摸口袋,钱包没带。就说改日把钱拿来。朋友客气:没事,两双拖鞋,拿去穿就是了。我说,那能呢,让你代买已经感谢了,怎么还能白拿。回家的路上还用心牢牢记了一遍,76元多,下次带80元,好还他。回到家一说,她也嘱咐,下次记得把钱还上。过了几天去朋友处,返回家才记起来,装在兜里的钱款款又带回来了。进门一说,她再次嘱咐:下次去的时候把钱攥到手里,一定还上。事实上,后来还见过几次,都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昨天晚上去看他,说起买什么东西的事情,突然想起,正好也带了钱包,才把钱给他。说起几次三番忘了还钱的事,都笑起来。他依然说没事没事。我说没事是没事,可是让你买东西还不给钱,总不是回事情。既而又相视一笑。按我们的关系,百儿八十当然不是什么事情,可是,既然不是赠予,而是委托购物,性质就不同了。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大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亲,所以在经济事务中一定要清,这样才能保持亲情友情持久新鲜。让人代买东西,如果还有下一次“忘了”给钱,哪怕这钱只有几元,也有问题。一是以后没人给你代买任何东西。二是名声弄坏,让人知道你这人很不牢靠、很不地道、很没意思。所以万不得已一时手短借用别人钱的时候,我都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用小钱借大额,便于记住还付;二是借用的时候就告诉对方,你记得提醒我还钱,万一我疏忽忘记的时候,一定不是故意,而是确实忘了。采用以下措施以来,我虽然很少借钱,却没有借钱不还的事情,至今在同事朋友圈里,没有因为借钱造成的负面印象。
“杀人偿命、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是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况。一种是没钱还不上,另一种是因为各种原因有意无意不习惯还。没钱还不上,这是借钱者的责任,谁让你借人钱的时候没看清他的偿还能力呢?当然,个别情况下别人遇到天灾人祸还不上,也是难免,就别怨天尤人,只能跟着受灾。至于习惯只借不还的人,都是些人格多少有些问题的人。可能有些人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以为几元几十元算不上什么钱,拖拖或许就都忘记了。但是,如果让人家万一想起来,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像前些年一个小年轻因为什么事情借了我几十元应急,确实如他所想,时间一长我就忘记了。问题是,某一天他见我时忽然说,好像什么时候还借过你的钱呢。他这一提醒,我真的想起有过这样的事情。更大的问题是,他说过“借过你钱”这个话之后仍然没说过还钱的事情,直到现在。说实话,几十元真不算什么,可是,你自己都知道借过别人的钱,却连句还钱的话都不说,这不得不让我在脑海里给这人的品行下了一个不怎么正面的结论。
有人说,借钱借的不单是钱,还是一个人的形象与信用。这话太到位了。谁都可能有三急,谁都有一时扒拉不开的时候,谁都不能说我从来不借别人的钱物。遇到某种急切,你就得张嘴。你张嘴的结果不外乎借得到或者借不到。母亲在父亲逝世后讲父亲,说谁来借钱都借,也不管人家能不能还得上。乡里乡亲,都是遇到难事急事手里划拉不开才张嘴的,父亲那个经常上锁的抽屉里总是有个百儿八十应急钱的,加之父亲常怀慈悲之心,他给别人借钱一点儿也不奇怪。如果他不给别人借,一定是自己抽屉里的钱刚好用完了,或者遇到某人借钱没还又来借的。乡下借钱,几十上百从来不打条,都是口头应诺。至于最后别人借父亲的钱还完了没有,我也不知道。相信乡邻们都是讲信誉的。我买房子的时候借了姊妹和几个朋友的钱,说好还钱的时间节点之前,全部归还完毕。还钱时有些朋友主动说,你要还有需要,尽管开口。钱事说明了朋友之间具备了巨大信任。如果说,借钱到期,不管什么原因都有拖延,保证没有人敢说下次你用钱我再借你的话。就像前些日子处理过的一个小年轻,不仅以职谋私,收受执法对象钱款,还向执法对象借款长期不还。并且,借用多位同事公务卡消费不及时归还,弄得声名狼藉。我就说,这人一下子声名败坏,弄丢的不光是张口的权力,也把自己的信用完全丢弃了。一个人,钱多钱少都能过,但是如果没了信用,行走在社会上,就太可怜可叹了。
有一阵子大家都讲债务纠纷,讲借钱不还的各种情状。特别是那些债权债务关系中“借到钱的是大爷、债权人是孙子”的不正常情况,弄得人都不敢张口借钱、也没人敢出借了。这肯定是社会发展一定时期一些个别人的行为。只是这种行为影响巨大,大到毁坏了中国社会流传几千年人与人之间相互帮衬、共渡难关的传统精神。一时之间,人们谈“借”色变。我们讨论这种情况时也说,以后无论是谁借钱,能借的,就当给他,别想着要回来;如果实在不愿意给的,就不要发这份“善心”,避免造成以后可能当这种无血缘关系“孙子”的麻烦。这几年,通过法律的、社会的各种手段治理,“老赖”这种情况有了一定好转,让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有了一定恢复。当然,根除老赖、戒绝有借不还的情况,还需要一个相当过程。毕竟,梦想不劳而获、伸手攫取、利用善良者还大有人在,所以我们在给别人借钱的时候,还是得多一点风险意识、有一点防范意识。如此,才可能少些不必要的烦忧。
还是那句话,别为了几个臭钱把自己的信用弄破产了。借了钱就快快还回去,别利用别人的失忆、善良图利,别以为别人能把一切都忘了,别以为从别人手里借的钱能让自己财富积累的更多更快。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图谋之心,永远也不可能富裕。因为一个人的富裕程度,不光是钱财,更是心境。一个心境永远贫穷的人,即便身处金山银山,也不可能富有,何况只是昧了一点儿借款呢。
还钱应当成为一个人的习惯。当记得给别人还钱的时候,就会同时把别人出借的善良、关爱还回去,也会把暂存于别人那儿的信用拿回来。

2015年10月8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