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筝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不知道国外有没有风筝,有没有放风筝的事儿。好在这个并不重要,中国风筝,很有点传统的味道吧?想起风筝来,是在外甥的作文启发下,萌生的意念,周末表姐让我看看外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不知道国外有没有风筝,有没有放风筝的事儿。好在这个并不重要,中国风筝,很有点传统的味道吧?想起风筝来,是在外甥的作文启发下,萌生的意念,周末表姐让我看看外甥写的放风筝的作文,看着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颗飞扬的童心,我也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脑海中不住地晃动起一幕幕孩童追逐风筝动人情景:碧绿的草地上,绿油油挺拔的麦苗地上,或者临近湖畔的某个城市的公园上空,五彩的风筝在蓝天上自由自在的翱翔……
每逢仲春,莫不是风筝的季节,童心的长空。一顶顶形态各异的五颜六色的风筝,越过高大垂柳的树梢,越过青黛的瓦屋,透明的玻璃阳台的乡村别墅,追逐着云朵,或者被云朵追逐着,成为了这个季节,蓝湛湛的晴空里最绚丽的风景,诱人的眼,俘人的心。每次路过如此场景,总要驻足,凝望,若有所思,牵出一段段生长在童年的记忆。
儿时的风筝是用家乡最普遍的芦柴和报纸扎成的,没有如今市场上的华丽,如同来自乡间的淳朴乡民一样的,骨子里却有深深的梦想起飞。自己扎风筝是十分讲究的,也是一份困难的活计,保持平衡和骨架的弹性显得尤其重要,失衡的风筝是没有高飞的本领的,长长栽了跟头鼻子青脸肿的,一脸的晦气和失望;弹性弱的风筝经不住拉扯和风力的肆虐,不能展现最美的姿态。骨架所用的芦柴要选用生在在沟边塘畔的红柴,而不是河边的淡黄江柴,红柴不仅轻细,且弹性好,柔韧,细腻,如同清纯的少女柔软的杨柳腰,而江柴多少显得生硬,粗燥。
都说人间四月天,也许这份美好里,也有风筝的荣华吧?!四月的风筝是孩子们心中的梦,也是大人眼里的笑和甜,看着孩子们那份机灵劲儿,怎能不深深陶醉其间呢!我清晰的记得,当年母亲看我的眼神,就如同我现在看到那些牵扯着线轴,放飞着风筝的孩子们一样,快慰,恬美,幸福。我总是发现,欢笑着兴奋着的除了那些风中奔跑的孩子之外,还有远远地注视着他们一举一动的父母,他们的眼里盛满幸福和喜悦。中国风筝,是中国人的幸福,谁的童年里没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呢?那一个父母的眼球里,不转载着一份属于风筝的幸福呢?
如今的风筝,更是五花八门,花样翻新,华丽的外表,高超的飞行设计,倍受孩子们的亲睐,如同一个个童话故事似的,被商家搁置在最显目的地方,只是如今的孩子们再也不能拥有那段扎风筝的过程,在我的记忆里,这份精致之心有着比放风筝更美好的心灵体验。这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心灵的残缺。因为只有经历过程,才更能体验其间全部乐趣。
还记得李渔的那曲《风筝误》吧,看来风筝的世界里,还有比风筝本身更加重要的内容的吧?又是风筝起舞的时节,又是童心飞扬的时节,也许也是我们去更多思考的时节。
中国风筝,里面藏着太多的内涵,需要我们去探索,开拓。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